茅茨清绝有蟾宫,水里婵娟竹里风。
高枕隔床啼鸟静,小斋终日白云蒙。
江边好景诗难道,世上闲愁酒可通。
题作隐求争未信,如君方许学屠龙。
注释:
1.易隐求斋:易隐求斋是作者自号,意思是“隐居求索”。
2.茅茨清绝有蟾宫:茅草的屋顶清新而明亮如同月宫中。
3.水里婵娟竹里风:水中的月亮像仙女一样美丽,竹林中的清风如仙女般轻盈。
4.高枕隔床啼鸟静:我高枕而卧,窗外的鸟儿在叫唤却听不到声音。
5.小斋终日白云蒙:我的小屋整天都被白云笼罩。
6.江边好景诗难道,世上闲愁酒可通:江边的美景怎么能用诗歌来描绘,而世间的闲愁只能用酒来解。
7.题作隐求争未信,如君方许学屠龙:这首诗的题目是“隐居求索”,但我并不认为它可信,只有你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全诗以“易隐求斋”为题,寓意深远,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
首联“茅茨清绝有蟾宫,水里婵娟竹里风”,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茅草屋顶清冷明亮,如同月宫一般。水里的月亮像仙女一样美丽,竹林中的清风如仙女般轻盈。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颔联“高枕隔床啼鸟静,小斋终日白云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高枕而卧,窗外的鸟儿在叫唤却听不到声音。他的小斋被白云笼罩,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颈联“江边好景诗难道,世上闲愁酒可通”,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认为江边的美丽景色无法用诗歌来描绘,而世间的闲愁只能用酒来解。这一联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感慨。
尾联“题作隐求争未信,如君方许学屠龙”,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他认为这首诗的题目“隐居求索”并不可信,只有你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既是对他自我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他朋友的一种期待。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世界和对现实不满的作品。它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