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贶予西圃诗,奇哉西圃圃之奇。
舍中竹色客不至,沼里天光鹤与窥。
草树云霞分大块,古今经史属诸儿。
短檠都在三年课,泉壤于今海内知。

【注释】

题赵文卿西圃书室:题目是赞美赵文卿的西圃书室。

千里贶予西圃诗:送给赵文卿千里之外给他的西圃诗,表示赞赏。贶,赠送;予,我。西,这里指代赵文卿。

奇哉西圃圃之奇:多么奇妙啊!西圃,赵文卿的书房。

舍中竹色客不至:在书房里看见竹子的颜色却没人来。舍,指书房;中,里面;竹色,竹子的颜色;客,客人(赵文卿)。

沼里天光鹤与窥:池塘里的天光和仙鹤一起观赏。沼,池子;光,光;鹤,仙鹤;与,跟;窥,观看。

草树云霞分大块:山野里的草树和云霞分割出一片大天地。草树,山野里的草木;云霞,云雾和彩霞;块,大地。

古今经史属诸儿:古今的经典历史属于孩子们去研究。属,归属;诸,之于;儿,年轻的读书人。

短檠都在三年课:短檠,矮小的书灯。课,学习;都,全;在,存在;短檠都在三年课,意思是说赵文卿书房里那盏矮小的书灯已经用了三年的时间了。

泉壤于今海内知:泉水的滋养使今天的人都知道。泉壤,泉水的滋养;海内,天下;知,知道。

【赏析】

《题赵文卿西圃书室》是明代诗人杨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赞美赵文卿的西圃书室。首联点明题旨,颔联赞其奇,颈联赞其幽,尾联叹其高。全诗意境清远,格调高古。

这首诗是杨慎对赵文卿的西圃书室的赞美。首联点明题旨,“千里贶予西圃诗”说明这首诗是别人送他的。“奇哉西圃圃之奇”赞扬西圃书室的不凡之处。“舍中竹色客不至”写自己到西圃书室时看见竹子的颜色却没有人来访,以景衬情。颔联两句写西圃书室的景色,其中“客不至”是虚写,“天光与鹤窥”是实写。“沼里”句写池塘里的天光与仙鹤一起观赏,“分”字写出了云霞、天光、鹤三者之间的互相映衬关系。“草树”句写山野里的草树与云霞相映成趣。颈联“古今经史属诸儿”一句赞叹古今经典历史由年轻人去研究。“短檠都在三年课”是说书房里的那盏矮小的书灯早已用了三年时间了。末联感叹赵文卿学问之高深,泉水滋养着天下人都知道。

杨慎(1489-1559),字升庵,号逸史氏,四川新都人。明朝文学家、戏曲家。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因得唐伯虎书画而声名大噪,后因祸被贬为戍卒。他工诗词,喜交游。曾官至翰林学士承旨,晚年家居。有《升庵集》、《升庵合刻》、《词品》等作品传世。《题赵文卿西圃书室》,此诗前四句赞其奇、幽、高,后六句叹其博学,最后归结到泉水滋润天下,使后人皆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