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瓢童子问谁家,老妇檐前驻纺车。
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
- 注释:端午节的次日。
- 译文:端午节后的第二天,有人送来了粽子和酒。
- “荷瓢童子问谁家”
- 注释:一个拿着荷叶瓢的年轻童子(或称为“荷瓢儿”)向某人询问。
- 译文:那个拿着荷叶瓢的年轻童子在询问是谁家的。
- “老妇檐前驻纺车”
- 注释:一位老妇人在屋檐下停下来纺线。
- 译文:一位老妇人在屋檐下停下来,专心地纺线。
- “角黍唤回端午梦”
- 注释:粽子(角黍)唤起了对端午节的记忆。
- 译文:粽子(角黍)唤醒了人们对端午节的记忆。
- “还从艾盏得松花”
- 注释:从艾草制成的茶杯中得到松花。
- 译文:从艾叶茶杯中得到了松花。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端午节后的一个场景,展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和民间风情。首句“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点明了端午节的主题,同时设置了故事的背景。接着,诗人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绘,如“荷瓢童子问谁家”,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而“老妇檐前驻纺车”则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不仅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