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天台第八重,洞门刚与赤城通。
脚根点到虹桥下,一笑那知是梦中。

【注释】

路入天台:诗人从天台山的南边进入,再由北边出关。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是佛教名山之一,有八座山峰,故称“天台山”。第八重:指山中之第八重山。洞门:山中道观的门户。赤城:天台山的别称。脚根:足底。虹桥:山中小桥,因形似虹而得名。一笑:一语带过。

【译文】

山路直通天台山的第八重,山中道观的门户刚刚与赤城相通。

脚底刚踏到虹桥,突然觉得这笑是梦中的。

【赏析】

此诗写游历天台山的感受和体会。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由天台山北边进山口。“路入”二字说明诗人是第一次来此,所以特别小心谨慎,一路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建筑等。“天台山”,即五岳之一的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既是佛教活动场所,又是游览胜地。因此,诗人对天台山特别向往,这次来到天台,自然十分高兴。“入”,表示进入的意思。“第”,排行第二,这里指次序。“二重”,泛指山中的许多层叠的小峰、小丘,极言山高峻。“路入天台第八重”,点明诗人进入天台山的第八层。

后两句写诗人在山中游览。“刚与赤城通”,赤城在浙江天台东北,是天台山的主峰,相传这里是道教的炼丹圣地,也是天台山的主峰,传说是道教的炼丹圣地,也是道教的名胜之地。“路入天台第八重”,点明诗人进入天台山的第八层。“洞门”,山中道观的门。“赤城通”,指山中的第八重道观与赤城山相贯通。天台山主峰赤城山,海拔一千四百九十七米,山上建有很多道观。

“脚根”,脚跟。“下”,走下之意。“下”,动词,向下;名词,脚下。“虹桥”,山中小桥,因形似虹而得名。“虹桥”在这里代指山中小桥。“点”,踩着;行走。“脚根点到虹桥下”,意思是说,诗人在游玩时,沿着山路一直向前走去。“下”,动词,向下;名词,脚下。“点到”,走到的意思。“点到虹桥下”,意思是说,诗人在游玩时,沿着山路一直向前走去。

“一笑”,一笑而止,即一语带过。“那”,指示代词,那个;哪里。“知”,知道;明白。“是梦中”,即不知这是梦境还是现实。

这首诗以写游历天台山的见闻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热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