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溪光荡两楹,酒醒开眼得蓬瀛。
试问老仙谁接引,舂陵云谷两先生。

月色溪光荡两楹,酒醒开眼得蓬瀛。

试问老仙谁接引,舂陵云谷两先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陈献章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诗的首句“月色溪光荡两楹”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晚景象。月光洒在小溪上,波光粼粼,如同两幅精美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第二句“酒醒开眼得蓬瀛”则通过酒醒后的惊喜之情,引出对仙境般美好环境的向往。这里的“蓬瀛”,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第三句“试问老仙谁接引”则是诗人的疑问,表现出一种渴望从高人处学习、获得指引的心理。

第四句“舂陵云谷两先生”则具体地点明了两位高人的住所——位于舂陵的云谷村。这里的“先生”不仅指代知识渊博之人,也隐含着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诗的最后两句“两仙何处舞霓裳,天上人间思渺茫”则是对前文的升华。诗人通过询问两位高人的位置,表达了自己对于天人合一境界的无限向往。而“脚底飞云三万丈,随君不得到程乡”更是一个想象中的奇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探索。

《阅周溪图作赠刘景林归呈尊甫翁肃庵程乡令》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这幅画,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高洁人格和卓越智慧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陈献章作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