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溪边逐影行,还闻何处泻溪声。
扶君直到源头看,七尺芙蓉赠一茎。
《东白张先生借予藤蓑不还戏之》是明代陈献章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的详细解析:
- 诗的第一句:“月下溪边逐影行”
- “月下溪边逐影行”描绘了诗人在月光照耀下的溪边漫步的情景。这里的“月下”和“溪边”营造了一个静谧而又幽深的环境,而“逐影行”则表现了诗人行走的姿态和内心的宁静。
- 关键词解释:“逐影行”指的是在月光下行走,影子随之移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孤独心境的表达。
- 赏析:这一句通过描写自然环境中的光影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诗的第二句:“还闻何处泻溪声”
- “还闻何处泻溪声”承接上文,表达了诗人对于溪水潺潺声的回忆或想象。这里的“还”字增添了一种回响的感觉,使得诗句更加生动。
- 关键词解释:“泻溪声”描述了溪水流动的声音,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美。
- 赏析: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氛围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声音环绕的自然之中。
- 诗的第三句:“扶君直到源头看”
- “扶君直到源头看”表现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自然的愿望,通过“扶君”这个动作描绘了诗人亲自前往溪流源头的行为。
- 关键词解释:“扶君”、“源头”都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一种敬畏和亲近。
- 赏析:这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行动力,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诗的第四句:“七尺芙蓉赠一茎”
- “七尺芙蓉赠一茎”使用了比喻手法,将溪边的植物比作“芙蓉”,强调了植物的珍贵和美丽。
- 关键词解释:“芙蓉”是一种常见的花卉,常用来形容高洁的品质。
- 赏析:此句以芙蓉喻人,寓意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芙蓉一样保持纯洁和高洁的品质。
《东白张先生借予藤蓑不还戏之》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