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堂搆昔人开,兰桂香风次第来。
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日寄声回。

注释:

  1. 民泽祖樵林居士在上游庄建造了一座堂,请我来写匾额。
    入云堂:指进入云端的大厅,形容气势宏伟。
    昔人:古代的人。
    开:建造,建立。
    兰桂香风次第来:兰桂飘香,依次吹来。次第,顺序、次序。
  2. 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有日寄声回。
    黄云山:指位于山顶的黄色云雾。
    高:高大。
    几千丈:形容高度极高。
    后山前有日:指的是太阳从后面升起的景象,暗示时间早晚。
    寄声回:传信归来。
    赏析:
    这首诗是林徽因为上游庄民泽先生所建入云堂写的匾额题词。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热爱与赞美。
    首句“民泽祖樵林居士搆堂于上游庄民泽乞题”描述了民泽祖樵林居士在上游庄建造了一座大厅,并请作者来写匾额。这里的“上”、“游”两个字都带有方位的提示,表明这是上游庄的地方。民泽祖樵林居士是一位热爱自然、关注民生的人。他不仅自己从事农耕劳动,还关心周围人们的生活,乐于助人,因此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第二句“入云堂构昔人开”,描绘了入云堂的建筑风格。这里用到了“昔人”这个词,表示这座建筑是古人留下的遗产。入云堂的构造非常壮观,仿佛直通云霄一般。这样的描述让人联想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表达了对古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兰桂香风次第来”,则描绘了入云堂周围的环境。兰桂香风代表着清新的气息,随着风吹过,香气四溢。这里可能指的是园内种植的花草树木,以及它们散发出的芬芳味道。这种描述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
    末句“黄云山高几千丈,后山前日寄声回”则是对黄云山的描绘。黄云山高耸入云,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而山下的黄云寺则显得更加亲近和可亲。这句诗中的“寄声回”可能是在描写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大地上的情景,阳光洒在黄云寺的屋顶上,使得整个寺庙显得更加神圣和宁静。同时,这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