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圭峰不见台,春云将雨几时开。
山中一径无人到,除是青天画舫来。
次韵李宪副若虚白沙别后途中见寄
江门春浪两涯平,半醉船如天上行。
坐冷烛花归问夜,逢逢津鼓欲三更。
注释
- 江门:地名,位于今广东。
- 春浪:春潮汹涌,海浪翻腾。
- 两涯:两岸之间。
- 平:平稳,宁静。
- 半醉:饮酒后微醉。
- 船如天行:比喻船只在水面上航行得非常平稳。
- 烛花:蜡烛燃烧时产生的花状火焰。
- 坐:静坐,不活动。
- 冷烛:点燃的蜡烛,因为冷而显得幽暗。
- 花归问夜:指蜡烛燃烧完毕,夜晚降临。
- 逢逢:形容鼓声密集。
- 津鼓:古代渡口或码头上的报时鼓。
- 欲三更:指时间接近三更(夜深人静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门春浪平静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舟中微醉的状态。诗人用“半醉船如天上行”形象地表达了自己酒后乘船的感觉,仿佛船只在平静的水面上自由航行,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体验。接着,“坐冷烛花归问夜”一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安静而深沉的夜晚,蜡烛燃烧完毕的余光映照出夜晚的到来。最后,“逢逢津鼓欲三更”一句,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时间的流逝,鼓声的密集似乎预示着夜色的加深,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江门春日的宁静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与时间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