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泥没屐大江潮,溪北初经独木桥。
千丈峰头望东海,三山正对杖头瓢。

诗句原文:

春泥没屐大江潮,溪北初经独木桥。

千丈峰头望东海,三山正对杖头瓢。

注释:

  • 《赠汤地理师》:这是一首赠送给汤地理师的诗作。
  • 春泥没屐:春天的泥土湿透了我的鞋子。
  • 大江潮:长江的潮水涌动。
  • 溪北初经独木桥:从溪流的北面开始经过一座孤独的木桥。
  • 千丈峰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 望东海:眺望东海。
  • 三山正对杖头瓢:三座山峰正好对着手把上的瓢。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春泥没屐大江潮”描绘了春天的江潮景象,诗人踏着湿透的鞋走在大江之旁,感受着潮水的涌动。接着,“溪北初经独木桥”,诗人又从溪流的北边开始了新的旅程,并经过一座孤独的木桥。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旅途中的孤寂和探索的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千丈峰头望东海”。在这里,诗人站在高峻的山峰之上,远眺东海的波澜壮阔,这种景色既壮观又引人深思。最后一句“三山正对杖头瓢”,则是诗人在山峰之间看到的景象,三座山峰与手中的瓢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高低起伏,而手中的瓢则代表着生活的简单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思。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旅途中的瞬间美好,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复杂和多变。这种表达方式不仅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