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尽西风草木间,游魂暗逐《薤》歌残。
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
诗句及翻译:
- 泪尽西风草木间: 泪水已耗尽于西风中,草木之间。
- 游魂暗逐《薤》歌残:游魂在暗中跟随着薤的歌声而消逝。
- 千秋只有无情月:千年岁月只有无情的月亮照耀。
- 遍照松楸处处山:月光遍照在山陵上,松柏和楸树。
注释:
- 陈献章: 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
- 吴与弼: 陈献章的早期老师,对陈献章影响深远。
- 程朱理学: 一种儒家哲学思想体系,以朱熹为代表人物。
- 阳春台: 陈献章隐居读书的地方,名为“阳春台”。
- 《悼彦昭》: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的哀思。
- 西风: 秋天的风,常用来形容悲伤的气氛。
- 游魂: 游荡的灵魂。
- 《薤》歌: 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薤指的是薤菜。
- 无情月: 指无情的月亮,象征时间的流逝。
- 松楸: 松树和楸树,常用于表示墓地。
- 白沙先生: 陈献章的别称,他晚年闭门不出,专心研究学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特别是“千秋只有无情月”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逝者永恒的怀念。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