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似梅关马上闻,江门晚树晓氤氲。
上林本是看花客,一见花开便忆君。
梅下忆长源
梅树下回忆长源,
香似梅花关隘上闻到,
江门晚树清晨氤氲。
上林本是看花客,
一见花开便想起你。
注释:
- 梅下忆长源:在梅树下回忆起长源。
- 香似梅关马上闻:形容花香扑鼻,如同在梅关的马背上闻到的。
- 江门晚树晓氤氲:江门的树木在傍晚和早晨都弥漫着雾气。
- 上林本是看花客:上林是古代的一个地名,指的是观赏花卉的人。
- 一见花开便忆君:一旦看到花开,就会想起长源这个人。
香似梅关马上闻,江门晚树晓氤氲。
上林本是看花客,一见花开便忆君。
梅下忆长源
梅树下回忆长源,
香似梅花关隘上闻到,
江门晚树清晨氤氲。
上林本是看花客,
一见花开便想起你。
注释: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解读: - 此里有此墓:此地有这样一个坟墓,表明了作者对于这个地方的熟悉和记忆。 - 千年亦不磨:即使过了千年,这个坟墓依旧坚固,没有被时间侵蚀。 - 世方逐蔡琰:世人都在追逐着蔡琰的故事(可能是指蔡琰的美貌或才艺),这里暗示了社会对于美的追求。 - 吾甚敬曹娥:我非常尊敬曹娥,这里可能是对曹娥节烈精神的赞扬。 - 淫盗死殊色:淫贼和盗贼死去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重点词语加以理解。 “三径五株柳,孤村独板门。”两句的意思是:三间茅屋,只有一株杨柳;一座孤零零的小院,只一扇破旧的柴门。诗人通过描写自己与世隔绝的幽居生活,表达出他超脱尘俗的生活情趣和闲适的心情。 “先生正高卧,众鸟莫交喧。”两句的意思是:先生正在高枕安眠,群鸟不叫不闹。这里既点明时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其内容主要表达了对节妇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下面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豺虎何由近,风涛浩若无。 - 注释:豺虎,凶猛的动物;何由,如何,哪里;近,靠近;风涛,波浪;浩若,好像;若无,好像不存在一样。 - 译文:凶残的豺狼虎豹无法靠近,波浪汹涌仿佛不存在。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恐怖的景象
对鹤 其一 潦倒溪翁谁,人疑鸟不疑。 闲将鹤起舞,不作老无奇。 任病还亲酒,虽慵不废诗。 悠然清唳外,一枕到皇羲。 注释: 1. 潦倒溪翁谁:形容自己像溪边的垂钓者一样落魄、失意。 2. 人疑鸟不疑:人们怀疑他是一只鸟,但作者自认为不是。 3. 闲将鹤起舞:在闲暇时,作者会模仿白鹤的舞蹈。 4. 不作老无奇:即使年老也没有失去作为“奇”的能力或特色。 5. 任病还亲酒:即使生病了也喜欢喝酒。 6
【注释】 1. 毕嫁:女子出嫁。 2. 谢德明:作者的朋友,字德明。 3. 商:卖。 4. 钗裙是荆布:指妇女的发饰和裙子是用粗麻制成的,即荆布。 5. 资妆:打扮,装饰。 6. 月动江涛白:月亮照在江面上,波浪翻滚,犹如银白色的浪花,故称“江涛”。 7. 木叶黄:树叶由绿变黄,表示秋天到了。 8. 艕(zhōu):小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赠给朋友谢德明赴任广陵时写的
【注释】 经故居:路过故居。 到溪田作圃:在溪边的田里开荒种地,作为菜园。 环堵树为门:环绕的墙壁上用树木作为篱笆和门。 老忆先庐在:年岁增长后怀念以前住的房屋。 贫知草座温:贫穷时知道草席垫坐是温暖的。 三迁时己后:指从老家搬到这里已经有三代人的时间。 二纪:两年。 恨空存:遗憾之情仍然存在。 旧事无人话:过去的往事没有人再谈起。 斜晖满故园:夕阳西下,余晖洒满了家园。 赏析:
【注释】 吾:我 晚:晚年 病兼贫:疾病和贫困 麻衣稳称身:穿着粗布衣服很合身,不显寒酸 朝来参两鹤:早晨看见两只仙鹤 花底作三人:在花丛中仿佛有三个人 日出东南雨:太阳从东方升起,天下起了雨 莺啼宇宙春:黄莺的叫声把春天的生机唤来了 三杯下衫袖:喝了三杯酒,袖子上就沾上了酒渍 拂拭旧龙唇:擦去旧的龙纹嘴唇上的酒渍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暮年时在庭院中与两位仙鹤为伴的情景
【注释】 1. 风雨:天气变化。 2. 数十客:指十多个朋友。 3. 生涯:一生的生计。少:缺少。 4. 贫添:贫穷时增加了。食指:这里指吃饭的人多,即人口多。 5. 雨中:在雨中。谁举:指谁在那里举火。 6. 夜半:半夜的时候。客推:客人推门。 7. 室暗:屋子很黑。承尘:古代室内的天花板装饰物,用布或纸做成。湿:潮湿。 8. 阶翻:台阶上翻倒。坠瓦喧:瓦片掉在地上的声音。 9. 平明不曾睡
【注】即事:应景之作。 【释义】 龙溪的江水,何处是源头? 我沉吟着搔了搔白发的头,伫立在黄昏里。 宿鸟争着飞回树梢,归牛渐渐填满村子。 少年不知谁氏子,隔着江面吹起了箫笛。 【译文】 龙溪一片水,何处是真源? 我沉吟着搔了搔白发的头,伫立在黄昏里。 鸟儿争着飞回树梢,归牛渐渐填满村子。 少年不知谁氏子,隔着江面吹起了箫笛。 【赏析】 这是写景抒情诗中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作品,以景寓情
容琴月生孙以诗来贺之春意复西良,孙枝茁更芳。 自堪为喜极,谁肯笑诗狂。 竹杖还渠撰,金杯与客长。 簪花垂白发,叠映绿衣香。 注释: - 春意复西良:《诗经》中有“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诗句,这里用“良”字形容美好的春天。 - 孙枝茁更芳:意思是孙辈的枝干更加茂盛,花朵更加鲜艳。 - 自堪为喜极:自己已经非常高兴了,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祝福。 - 谁肯笑诗狂:谁敢笑我写这首诗是狂妄的呢? -
诗句及翻译: - 泪尽西风草木间: 泪水已耗尽于西风中,草木之间。 - 游魂暗逐《薤》歌残:游魂在暗中跟随着薤的歌声而消逝。 - 千秋只有无情月:千年岁月只有无情的月亮照耀。 - 遍照松楸处处山:月光遍照在山陵上,松柏和楸树。 注释: 1. 陈献章: 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 2. 吴与弼: 陈献章的早期老师,对陈献章影响深远。 3. 程朱理学:
【注释】 宗兄:作者的哥哥。汝学使:指宗兄担任广西布政司参议之职,所以称他为“汝学使”。赠:赠送。广西:泛指西南地区。还:回到,返回。 【赏析1】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远赴广西的弟弟(宗兄汝学)的,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诗中以骏马自喻,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信念。首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骏马行万里路,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胜利归来的画面;颔联写景,描写出一幅千里江南,寒梅傲雪
【注释】 ①宗廉:字公亮,号东阳。宋代诗人。②次韵答之:即用原诗的韵脚来作答。③小斋:指书房。④卜邻:古代乡人聚居地,择邻而居,谓相合。⑤具得屏风眼:意谓道人所绘屏风上画有山水人物,具有“眼光”。⑥还向小斋来卜邻:意谓屏风上的人物画,与自己相合,因此选择在书房中安家。 【赏析】 这首七绝,写宗廉送明瓦屏风至后,以诗回赠。诗的前两句写屏风的制作和特点,后两句写屏风的特点和主人的欣赏
注释:水上的红霞映照着白云,台旁的春色映照在溪水中。风光之美并不需要人去描绘,但谁能描绘得如同你般令人称颂呢? 赏析:诗人以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施政者的美好形象和卓越才能。首句“水上红霞抹白云”,形容了施政者的形象如画,美不胜收。次句“台旁春色映溪分”,则进一步描绘了施政者的风采,如春天的气息一样清新脱俗。三句“风光不遣人描画”,表达了对施政者独特魅力的赞赏之情。最后一句“描画何人得似君”
【注释】 曾:曾经。父老:年老的人。前因:过去的缘由。才情:才华。迥绝伦:与众不同,超越众人。 今日:如今。偶然:无故、无缘无故的意思。文字外:指文章之外。分明:明显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年老的人那里听到一些往事,感慨于自己才情之高,与常人不同。他忽然想到,自己的文章和别人的一样,都是春天的景物,只不过是在文章中用词更加巧妙罢了。 首句“曾从父老问前因”
读秫坡集四首 陈献章诗作赏析 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是明代广东新会白沙人。他早年师从吴与弼学程朱理学,几经会试未中,后潜心学问。其著作后来被编为《白沙子全集》,在明史中也有传。以下是对他的诗歌《读秫坡集四首》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直上辽阳访管宁:曾从父老问前因,说到才情迥绝伦。今日偶然文字外,分明文字一般春。此句描绘了作者曾经去辽阳拜访管宁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