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峡蟠一龙,群山莽回互。
武夷虽九曲,三峡谁胜负。
澄澄水上月,历历谷中树。
焉得千丈筇,坐弄潺湲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意,赏析作品形象和语言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及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本题的考点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既要注意抓住关键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又要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武夷虽九曲,三峡谁胜负”:以“武夷”代指长江,用“九曲”“三峡”,写出长江曲折、壮美的特点。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焉得千丈筇,坐弄潺湲处。”:运用想象来表现自己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千丈筇”是指竹节长而直的筇竹,“潺湲处”指的是流水潺潺之处。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更想亲身体验这种美妙的感受,于是便幻想自己有一根千丈长的筇竹,坐在水声潺潺的地方细细品味。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写和诗人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答案】

译文:

一座峡谷像巨龙盘踞,群山环抱回旋交错。

武夷山虽然九曲十八弯,三峡谁胜谁负?

澄澄的水上映着明亮的月亮,历历可数的是山谷里的树木。

怎能得到千丈长的竹子,坐在水声潺潺的地方慢慢欣赏。

注释:①罗修撰:即罗贯中;修撰:官名,唐宋时专掌编修史事、典制沿革等事的官员。②峡:指武夷山脉中的九曲溪。③九曲:指九曲溪。④孰:谁。⑤澄澄:清澈的样子。⑥历历:清晰可辨。⑦焉:怎么,哪里。⑧筇:一种可以当手杖的竹枝。⑨弄:玩赏。⑩潺湲:水流的声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