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学,惟求尽性。
性即理也,尽性至命。
理由化迁,化以理定。
化不可言,守之在敬。
有一其中,养吾德性。
诗句
与民泽
圣人之学,惟求尽性。
性即理也,尽性至命。
理由化迁,化以理定。
化不可言,守之在敬。
有一其中,养吾德性。
译文
与民泽
圣人的学问,只是追求达到人性的完善。
人性就是天理,通过尽性可以达到生命的本质。
天理可以改变万物,用天道来规范万物。
天道无法用言语表达,必须靠虔诚的态度去坚守。
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培养我们的品德和修养。
注释
- 圣人之学:指孔子及其弟子们所传授的儒家思想。
- 惟求尽性:只寻求实现人性的完善。
- 性即理也:人性就是天理,即天命或自然之理。
- 尽性至命: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本性,最终达到生命的本质。
- 理由化迁:天道可以改变万物,万物因遵循天道而发生变化。
- 化以理定:天理通过规范万物的作用来确立它们。
- 化不可言:天道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能通过敬畏之心去体会。
- 守之在敬:保持一颗纯净的心,需要靠虔诚的态度去坚守。
- 有一其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意味着要有一颗纯洁无瑕的心。
- 养吾德性: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人性与天道的关系。诗人认为,圣人的学习就是追求人性的完善,而人性其实就是天理。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本性,最终达到生命的本质,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诗人强调了天道的不可言喻性,以及通过虔诚的态度去坚守它的重要性。最后,诗人指出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需要靠虔诚的态度去坚守,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