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六国佳公子,不及燕山太子丹。
裘马无宁取胡服,柏松长愧血秦关。

以下是这首诗《洛游燕赵怀古》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诗句释义
  • 可怜六国佳公子:表达了对历史上许多才华横溢但未能施展抱负的贵族的同情。
  • 不及燕山太子丹:这里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刺客,他的故事被用来形容那些忠诚而勇敢的人。
  • 裘马无宁取胡服:意指放弃奢华的生活方式,选择更加实用的服饰来应对困难。
  • 柏松长愧血秦关:这里的“柏松”比喻坚定不移的意志,而“血秦关”则是指历史上秦朝的边塞,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
  1. 译文
  • 可怜六国的英俊公子们,却无法超越燕山的太子丹。
  • 宁愿穿着朴素的胡服,也不愿继续享受奢华的生活。
  • 面对历史的考验,我深感自己如同生长在松柏之下,永远怀念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英勇的刺客和现代人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 “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这一成语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尊严和原则的坚守,即使在困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1. 关键词注释
  • 可怜六国:指战国时期六国的历史,尤其是其中的秦国,因为秦国统一六国,被视为英雄豪杰的代表。
  • 佳公子:指的是有才华或品德出众的贵族子弟。
  • 燕山太子丹: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之一,因刺杀秦王未遂而被囚禁多年,后逃往辽东,成为传奇人物。
  • 裘马无宁取胡服:裘马指的是华丽的衣服,胡服是当时的一种服装,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愿意放弃华美的衣着,换上朴实的装束,以适应艰苦的环境。
  • 长愧血秦关:秦关指的是长城,这里是借用来指代历史的边疆,表示诗人对自己在历史上的角色感到自豪,但也感到一种责任和压力,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后世的评价。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对现代生活的批判,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上,更体现在对个人与国家、荣誉与牺牲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