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过笠泽,舣棹问鲈鱼。
古寺垂杨里,长桥荒藓馀。
烟云秋壑冷,水月夜船虚。
钓雪滩边路,他年拟卜居。
晚泊松陵
挂帆过笠泽,舣棹问鲈鱼。
古寺垂杨里,长桥荒藓余。
烟云秋壑冷,水月夜船虚。
钓雪滩边路,他年拟卜居。
注释:
- 挂帆:指把船帆挂起来。
- 过笠泽:经过笠泽。笠泽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
- 舣棹:把船桨停下。意思是停船。
- 鲈鱼:指松江出产的鲈鱼。松江是古代吴地著名的大河,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古寺:旧时寺庙。
- 垂杨:杨柳下垂的样子。
- 长桥:长桥是指连接两岸的长桥。
- 荒藓:指苔藓长满了桥梁。
- 秋壑:指秋季的峡谷或深谷。
- 水月:指水中映出的月亮。
- 钓雪滩边路:在寒冷的冬天,用冰钓来捕鱼。
- 他年拟卜居:指将来要在这里定居下来。
赏析:
《晚泊松陵》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诗人晚泊吴淞江畔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首句“挂帆过笠泽”,描绘了船只驶过笠泽的宁静景象。笠泽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水流平缓,两岸绿树成荫,景色优美。诗人通过挂帆这一动作,展现了船只行驶时的平稳与宁静,为后面的描写打下了基础。
次句“舣棹问鲈鱼”,则转入了对渔人的询问。“舣棹”指的是把船桨停下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松江鲈鱼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此行的目的是品尝美味的鲈鱼。
接下来三、四句“古寺垂杨里,长桥荒藓余”,则是对周围环境的进一步描绘。古寺、垂杨、长桥、荒藓等意象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六句“烟云秋壑冷,水月夜船虚”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刻画。秋壑是指深山中的溪谷,这里的烟雾缭绕,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水月则是指水中映出的明月,这里的月亮似乎融入了水波之中,形成了一种朦胧的美。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钓雪滩边路,他年拟卜居”则是对全文的总结。钓雪滩边路是指那些寒冷的冬日里,人们会去那里捕鱼的地方。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与向往。他年拟卜居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在此定居下来的愿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之情,也反映了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