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凌云构,锱铢均众材。
凫飞葛令下,骓驾陆郎来。
地爱求砂近,天教使橐回。
如何过结驷,非为荜门开。
以下是对《感秋四十首》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原文:
闻道凌云构,锱铢均众材。
凫飞葛令下,骓驾陆郎来。
地爱求砂近,天教使橐回。
如何过结驷,非为荜门开。译文:
听说你修建了高耸入云的楼阁,每块砖瓦都是精心挑选。
野鸭飞翔时,葛令官的命令就下达了,而那骏马骓则被用来驾车。
人们偏爱靠近沙子的地方,天公却让财宝回到了这里。
如何能超越那些豪华的车辆,不是为了简陋的门开启。注释:
- 闻道凌云构:听闻你建造了高耸入云的楼阁。
- 锱铢均众材:每一块砖瓦都是精心挑选。
- 凫飞:野鸭飞翔。
- 葛令官:古代官吏的一种,负责发布命令。
- 骓驾陆郎来:骏马骓被用来驾车。
- 地爱:偏爱的意思。
- 天教使:上天让。
- 蹇(qiǎn)门开:形容门虽简陋但因有车经过而显得宽敞。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的“闻道凌云构”与“锱铢均众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描绘了宏伟的建筑,后者则强调了精细的制作。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物质与精神的不同追求,也反映了社会中对物质财富和权力的追求。
“凫飞”和“骓驾陆郎来”则是对人与物的不同命运的隐喻。野鸭虽然自由飞翔,但最终也会受到自然的束缚;而骏马则被用于服务人类,体现了人与动物的不同角色和命运。
“地爱求砂近,天教使橐回”反映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渴望,以及天意对这一行为的回应。而“如何过结驷,非为荜门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坚持。他并没有为了追求物质财富而改变自己的道路,而是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选择。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事物的描述和比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道路和选择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