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不事渔阳掺,伐鼓扬歌朱鹭飞。
白马涛边光景发,朱鸢城下捷书归。
天声并作苍山响,日色中悬赤羽辉。
燕颔何辞驱雁塞,玉颜春思在金微。
【注释】
昔昔盐:乐府曲名。唐体:唐代诗歌的一种风格。唐体五首:即《咏史》、《咏怀古迹》等五首诗。将军:指汉将李广,字俊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不事渔阳:不回师驻守在渔阳郡。渔阳:汉郡,治所在蓟县(今天津)。参看前《长门怨》注。掺:通“禅”,静默。朱鹭:大白鹰。飞:飞翔。白马:泛指北方边关。涛:波涛。光景:光景变化。发:产生,显现。朱鸢:红鹰。城下:边关之下。捷书:军报。天声:天上的雷声。苍山:高耸入云的山。日色:太阳。悬:挂在天空中。赤羽:红羽毛。辉:光辉。燕颔:形容下巴宽阔如燕。何辞:何必推辞。雁塞:边关。金微:古代匈奴族聚居地。此指北方边境一带。
【译文】
将军不回驻守渔阳郡,擂起战鼓唱起大白鹰。
边关边塞景色变幻时,传来捷报朱鹰归边城。
天上雷声与山相和鸣,日出东方照得赤羽毛发光映朝阳。
宽下巴的人不必去戍守,春天思念之情只在金微旁。
【赏析】
本组五首是一首五言律诗,每首都写一个场景或人物形象。全诗描绘了将军李广不回驻守渔阳郡、伐鼓扬歌、捷报传来、日出东方等情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对李广将军的形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善战的将军的赞美和向往。
第一首,描写的是李檥将军不回驻守渔阳的情景。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将军雄壮的身影和威武的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将军,他正站在战场上,目光如炬,气势如虹,准备迎接挑战。
第二首,描述了李欗将军在边关伐鼓扬歌的情景。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边关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使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了那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边关的日出,表达了对将军凯旋归来的期盼和祝愿。
第三首,描绘了边关景色的变化,以及捷报传至边城的情境。诗人通过描绘边关的风光,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边关的日出,表达了对将军凯旋归来的期盼和祝愿。
第四首,描绘了日出东方的景象,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善战的将军的向往和崇拜。
描绘了边关的风光,表达了对将军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善战的将军的向往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