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母防闲贮绛宫,石城烟水戏鱼通。
丝抽园客心还乱,竹写湘娥泪亦工。
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
革言尚未闻三就,木落寒宵倚断鸿。

金母防闲贮绛宫,石城烟水戏鱼通。

丝抽园客心还乱,竹写湘娥泪亦工。

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

革言尚未闻三就,木落寒宵倚断鸿。

注释:

  1. 金母:指天界的女神,通常与月亮相关联。
  2. 绛宫:指华丽的宫殿,这里比喻美丽的女子。
  3. 石城: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山名,常用来象征坚固或高耸的建筑物。
  4. 丝抽:形容思绪纷乱,无法整理。
  5. 园客:指文人墨客,常常在园林中赏花吟诗。
  6. 湘娥:即湘水女神,古代传说中湘江边的美丽女子。
  7. 匏叶:植物名,常用于比喻春天的景象。
  8. 土囊:指用泥土包裹的袋子,这里可能指的是冬天用来取暖的物品。
  9. 革言:指革制的鼓面,鼓面经过多次敲击后会变得光滑。
  10. 三就:指多次尝试或追求某种事物。
  11. 木落寒宵:指树叶凋零的深秋夜晚,天气寒冷。
  12. 断鸿:大雁飞过天际,这里用来形容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深深感慨。首句中的“金母”和“绛宫”展现了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接着以石城的烟水和鱼儿嬉戏,营造出一个宁静致远的场景。

第二句“丝抽园客心还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他似乎被周围美丽的景色所迷惑,思绪万千却难以理清。第三句“竹写湘娥泪亦工”,则转向了另一个层面,用竹子刻画湘水女神的泪珠,既体现了大自然的柔美,也表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

最后两句“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则是通过对春天和秋天景象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季节更迭的敏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