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移家叠嶂前,心期五岳尚悠然。
白云楼倚松间月,碧玉琴挥石上泉。
学道定须龙作友,还城应见鹤为仙。
谁兼济物高情在,为问洪厓几拍肩。

诗句翻译:

十载移家叠嶂前,心期五岳尚悠然。
白云楼倚松间月,碧玉琴挥石上泉。
学道定须龙作友,还城应见鹤为仙。
谁兼济物高情在,为问洪厓几拍肩。

诗句注释:

  • 十载移家叠嶂前: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十年的时间里,不断迁移家园,最终定居在山间叠嶂的秀丽之处。这里的“叠嶂”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峦,形象地描绘了山林叠嶂的壮丽景色。
  • 心期五岳尚悠然:表达了诗人心中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即登上五岳之巅,感受自然的宁静与悠远。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崇高追求。
  • 白云楼倚松间月: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在高楼之上,俯瞰着月光下的松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 碧玉琴挥石上泉:这两句诗通过使用“碧玉”和“石上泉”这样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诗人手持玉琴弹奏,指尖流淌出如泉水般清脆的音乐,让人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 学道定须龙作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追求。他相信,要想真正修得正果,必须像龙一样有智慧、有力量,成为修行路上的朋友。这里运用了龙的形象,象征着智慧和力量,暗示了修行者需要具备的品质。
  • 谁兼济物高情在: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实践。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志士仁人,应该兼济天下,关心民生,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去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 为问洪厓几拍肩:这是诗人向友人发出的提问,也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他问:“你如何看待我的行为?”这里的“洪厓”指的是一位古代的隐士高人,他用拍肩的方式来表示赞赏和鼓励。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省,又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尊重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西樵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述,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崇高理想。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樵山的赞美,更是对人性美和自然美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