蠛蠓浮去傍高萝,千里秋空对寤歌。
霜落雁低衡岳影,月明人远洞庭波。
频年玉塞燕支老,别苑金盘白露多。
夜静湘南倍萧瑟,二灵清泪碎云和。
这首诗是杜甫在中秋之夜,怀念楚中旧游的友人而创作的。全诗通过描绘秋景和对故人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句解释:
- 第一句“蠛蠓浮去傍高萝”,意为蚊子飞过高高的藤蔓。这里的“高萝”指的是高处的藤蔓,蚊子在高高的地方飞舞,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 第二句“千里秋空对寤歌”,意为秋天的天空辽阔,让人想起夜晚的歌声。这里的“寤歌”指的是夜晚的歌声,可能是诗人在思念故人时所唱的歌谣。
- 第三句“霜落雁低衡岳影”,意为秋天的霜降后,大雁低飞,映衬着衡岳的影子。这里的“衡岳”指的是衡山,是中国古代五岳之一,也是诗人常常提及的名山。
- 第四句“月明人远洞庭波”,意为月光明亮,人却在遥远的洞庭湖上。这里的“洞庭波”指的是洞庭湖上的波浪,可能是诗人在思念故人时所想看到的美景。
- 第五句“频年玉塞燕支老”,意为多年的时光已经使燕子在燕支(今内蒙古杭锦旗)变得苍老。这里的“玉塞”指的是边塞,可能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在边塞的生活经历。
- 第六句“别苑金盘白露多”,意为别苑里,白露时节,金盘满溢。这里的“别苑”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宫殿,可能是诗人在回忆自己在宫中的生活情景。
- 最后一句“夜静湘南倍萧瑟,二灵清泪碎云和”,意为夜深人静的时候,湘南地区更加萧条,两位神灵的眼泪滴落在云上。这里的“二灵”指的是屈原和贾谊,他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人,也是诗人在缅怀他们的作品。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故乡和生活的感慨。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世界。同时,诗中的一些词汇如“高萝”、“雁”、“衡岳”、“洞庭波”、“燕支”、“别苑”、“云和”等,都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