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入疏槐想汉宫,遥遥天上集鹓鸿。
青山色在离愁远,玉漏声微曙梦通。
七圣何曾迷大块,五丁元自出蚕丛。
功高微管先江左,还遣车书万国同。

【注释】

己亥:指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秋日有寄:秋天寄语友人。疏槐,即槐树。

汉宫:指汉代的皇宫,这里借以代称京城。

遥天:遥远的天空。集鹓鸿:聚集着凤凰和鸾鸟。传说中凤凰是仁鸟,鸾是义禽。古人以“鹓鸿”比喻朝官。

玉漏声微:指夜深,漏壶里的水快要流尽了。

七圣:指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明太祖、清康熙帝。迷:被迷惑。

五丁:传说中的蜀地的五个力士,据说能移山开路。元自出蚕丛:出自《华阳国志》:“有蜀巫名伍子胥者,化为蚕,故蜀人俗以鼠为神。”后来用“五丁开山”指修建都江堰。

功高:功劳很高。微管:指管仲,春秋时齐国相,曾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先:超过。江左:古代长江以东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车书:指车马战旗等物。万国:指全国各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描写汉宫之景,表达了对汉武帝的怀念之情。

前四句是第一段。首句写景,秋风入疏槐,令人想到汉宫中那巍峨壮丽的殿堂。次句点题,天上的鸾凤群飞,象征着朝廷的贤臣良吏云集。后两句写景抒情,青山色远,晓梦初觉,而晨钟暮鼓又响了起来,使人想起当年汉宫中的宫廷生活。

后四句是第二段。首句写时间与空间的遥远,天上的鸾凤已经远离汉宫很久了。次句写历史人物,他们曾经是“七圣”,但他们并没有被大权所迷,因为他们知道要治理好国家需要像管仲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来辅佐。末两句写现实,当今的管仲就是五丁中的一人,他们移山修渠,造福于民,功业盖世。因此,作者认为当今的功臣应该高于历史上的管仲和李冰父子等人。最后一句“还遣车书万国同”是对全篇作结,意思是说现在的功德可以传扬到远方各国,使天下各地都归顺朝廷。

这首诗是诗人在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秋天所写的一首咏史诗,也是他晚年所作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借咏汉宫之景抒发自己对汉武帝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希望有如管仲这样的贤臣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强烈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