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西出雪峰寒,舍卫曾分一钵餐。
白马经惟童寿译,黄梅心自祖师安。
春江欲引回肠去,浊世宜将慧眼看。
居士辩才今善病,君来酬对未应难。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慧公上人在雪峰寺的诗,表达了对慧公禅师深深的敬仰之情。
第一句“袈裟西出雪峰寒,舍卫曾分一钵餐。”意思是说,僧人在雪峰寺里修行,穿着袈裟,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他曾经在舍卫国(古印度地名)的佛塔下吃过一顿饭。这里的“雪峰”是指中国禅宗五祖弘忍的道场,“舍卫国”则是佛教传说中的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这里用雪峰、舍卫国等地名,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环境和修行环境。
第二句“白马经惟童寿译,黄梅心自祖师安。”意思是说,僧人翻译了《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部经书被认为是最深奥的智慧之书。他还在黄梅树下静坐修行,以此来安顿自己的心。这里的“白马经”指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佛教经典。而“黄梅”则是指黄梅树,古人认为黄梅树能够净化心灵。
第三句“春江欲引回肠去,浊世宜将慧眼看。”意思是说,春天的江水似乎能让人的心情变得宁静,但是这个世界太浑浊了,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看待。这里的“回肠”是指内心的感情波动,“浊世”则是指混乱的社会环境。诗人认为这个世界虽然美丽,但是也有太多的困扰和烦恼,需要用智慧的眼光去审视和对待。
第四句“居士辩才今善病,君来酬对未应难。”意思是说,居士现在的才华已经很好,但是他的身体不好,需要休息。如果慧公上人能来和他一起交流佛法,那一定会有很多困难。这里的“居士”是指自己,“辩才”则是指才华出众的人,“酬对”则是指交流对话。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期望,希望上人的到来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慧公禅师深深敬仰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僧人的生活环境和修行环境,以及他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展示了僧人的高僧风范。同时,他也通过描写世界的混乱和自己的困境,表达了对智慧和健康的追求。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