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重访鹉湖来,见尔那禁喜复哀。
尸祝后人寻畏垒,弦歌当日有澹台。
松筠节在终难折,桃李根深不厌培。
咫尺鲤趋成往事,周旋多谢出兰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赠张友声》。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白头重访鹉湖来:李白以“白头”形容自己,表示自己已年老,但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热爱大自然,重访了美丽的鹦鹉湖。
  2. 见尔那禁喜复哀:这里的“禁”字可能是错别字,应为“惊”,表示看到张友声时,他既惊讶又悲伤。可能是因为他对李白的来访感到意外,也可能是因为他对李白的健康状况有所担忧。
  3. 尸祝后人寻畏垒:这里“尸祝”一词可能也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祠祝”,意思是祭祀神灵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张友声在为后人寻找避世隐居的地方,也就是畏垒。
  4. 弦歌当日有澹台:这句话中的“弦歌”指的是音乐和歌唱,而“澹台”则是一个人的名字,可能是张友声的老师或者朋友。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年张友声学习音乐和歌唱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澹台这样的老师或朋友。
  5. 松筠节在终难折:松筠是指坚韧的松树和竹子,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品格。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品格就像松树和竹子一样坚定,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动摇。
  6. 桃李根深不厌培:桃李是指桃花和李花,这里用来比喻学生。这句诗的意思是,学生就像桃花和李花一样,扎根于深厚的土壤中,不会因为被培养而感到厌烦。
  7. 咫尺鲤趋成往事,周旋多谢出兰陔:这句话里的“咫尺”可能也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是“咫尺”。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距离很近,但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事情,所以要向张友声表示感谢。最后一句“出兰陔”可能也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出兰阶”。这句话的意思是,感谢张友声像兰花一样谦逊有礼,让我们有机会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送给好友张友声的一首七言绝句。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张友声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通过描绘与张友声的对话,李白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即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要保持乐观、坚韧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