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饭馀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
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
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
重入庐山归宗寺受天和尚戒答西堂角公见赠之作用韵
钵饭余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
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
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
注释:
钵饭 —— 僧人的斋食
余香 —— 指佛前的香烟
竹房 —— 寺院内的客房
纳风 —— 风吹入
泉响 —— 泉水的声音
塔光 —— 佛塔的光芒
归宗 —— 回到寺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再次回到庐山归宗寺,受到天和尚的戒后,回赠给西堂角公的一首诗。全诗以“钵饭”起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接着,他用“竹房”和“客囊”描绘了他在寺院的生活,表现了他的清贫和淡泊名利的心态。然后,他用“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表达了他的谦虚和谦逊,认为自己的诗篇虽然有名,但仍然不如别人,自己应该谦虚地接受别人的帮助。接着,他用“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描绘了寺院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最后,他用“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表达了他对寺院的归属感和对同门的亲近感,表现了他的情感真挚和人际关系的美好。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