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山水趣,兼之云物情。
有客貌鲁儒,规予毋外营。
文质不相宣,茫昧求至诚。
讵知掇秋实,所植从春英。
玉洞有神龙,蜿蜒无留行。

注释

  1. 失题: 这首诗似乎没有固定的标题,但从内容上理解,作者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志趣和对友人的期许。
  2. 平生山水趣: 指诗人一生热爱山水。
  3. 兼之云物情: 表示诗人不仅喜爱山水,还喜欢观赏云雾和自然景物。
  4. 有客貌鲁儒: 指诗人有一个像儒家学者那样的朋友,这里用“鲁”字形容其质朴无华。
  5. 规予毋外营: 意思是告诫诗人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和兴趣。
  6. 文质不相宣: 表示文与质不能相互掩盖,意味着诗人应该保持真诚不做作。
  7. 茫昧求至诚: 在这里,“茫昧”可能指迷茫或不清不楚的状态,而“至诚”是儒家强调的一种极致的真诚。
  8. 讵知掇秋实: 意为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收获成果,比喻未知的事情。
  9. 所植从春英: “所植”指自己种下的植物,“春英”则是指春天的花。这里比喻诗人的努力和坚持最终会开花结果。
  10. 玉洞有神龙: 指神话中的玉洞,传说中有神龙居住。
  11. 蜿蜒无留行: 形容神龙的动作优雅流畅,没有停滞不前的地方。

译文

平生爱好山水,又喜欢欣赏云雾和自然的美景。
有个朋友,他的样子就像儒家学者一样朴实。
我们的性格和才能不能相互掩盖,我们应该坦诚相待。
谁知道我什么时候能够收获果实呢?
我们种下的东西,就像春天的花一样绽放。
有位神仙住在玉洞之中,它的形态优美,行动敏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期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首句“平生山水趣”就设定了诗歌的主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之情。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描述了一位朋友的特质,并劝诫自己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要保持内心的真实和纯洁。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成就最终会得到回报。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