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峰万仞插天碧,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大作霖雨均山城。
馀功不独苏久旱,且为赤子洗甲兵。
宝安八景诗·市桥春涨
旗峰万仞插天碧,山高水深来有脉。
古今酌遍野人杯,谁是夷齐谁盗蹠。
愿公激浊更扬清,大作霖雨均山城。
馀功不独苏久旱,且为赤子洗甲兵。
诗句释义
- 旗峰万仞:指旗峰山峰之高耸,如同插天的剑锋一般。
- 山高水深来有脉:形容地势险峻,水流湍急的地形特征。
- 古今酌遍野人杯:泛指历史上许多饮者在此畅饮,酒杯被斟得满满的。
- 夷齐、盗蹠:古代两位著名的隐士,分别代表正直与放荡的形象。
- 愿公:期望能有所作为的人或领导者。
- 激浊更扬清:清除污浊之物,使之变得更清澈。比喻净化社会风气。
- 大作霖雨:大量降雨,用以形容恩泽深厚。
- 馀功不独苏久旱:指除却解灾之功,还有余力帮助解决长久的干旱问题。
- 赤子:对百姓的称呼,这里指的是人民。
- 洗甲兵:比喻解除战争的威胁,带来和平。
译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宝安市桥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政治清明和社会安定的渴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诗人希望表达出一种理想状态——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实现和谐共处,既保持生态平衡,又促进社会和谐。此外,诗中也隐含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即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改善民生,消除灾害,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整首诗歌结构严谨,意象生动,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有强烈的现实关怀,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佳作。
总结
通过对宝安八景诗·市桥春涨的深入分析,我们不仅领略到了明代诗人陈靖吉深邃的艺术造诣,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对于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于社会公正和安宁的高度关注。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的鉴赏,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和思想交流,让我们在享受古典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如何将这种情怀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