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忧江左,无人念故丰。
近畿蛇豕突,大地鬼神恫。
火浣龙衣在,云栖藻井空。
徒闻饬原庙,月出上皇宫。
【注释】:
举世忧江左(世:世人;忧:忧虑;江左:指今江苏一带。指天下人都在为江东地区忧虑),无人念故丰(丰:这里泛指丰邑,指吴国都城建业)。
近畿蛇豕突(近畿:京城周围的地方;蛇豕:像蛇、猪一样的野兽;突:突然,冲撞。指近京的野兽突然冲撞。大地鬼神恫(地神和鬼怪):大地和鬼怪被惊动或惊恐。)
火浣龙衣在,云栖藻井空(火浣:传说用火能洗掉衣服上的污垢;火浣衣:即火浣之衣,指用火浣布做的衣服。云栖:指宫殿中高峻之处,如云中居住的仙人。藻井:宫殿天花板上的装饰性雕刻图案,多由彩色玉石镶嵌而成,形状是圆形的。)
徒闻饬原庙(饬:整顿,整治。原庙:祭祀先祖的庙宇)
月出上皇宫(月出:月亮升起。上皇宫:指皇宫)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寇敻创作的五言绝句组诗。此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时诗人任殿中侍御史分司东都。当时,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局面,作者通过描写京都长安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谴责,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深切关注的心情。全诗句句写景,无一议论,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
首联“举世忧江左,无人念故丰”,点明题旨。江左,泛指江南地区,包括今天的江浙一带。作者说天下人都为江南地区而发愁,没有人还记起吴国的丰饶地方。这两句诗以反问的语气,表明了作者的忧国之思。
颔联“近畿蛇豕突,大地鬼神恫”。这是对上一句的补充,进一步写京都长安的混乱情况。“近畿”,指京师附近的地区。“蛇豕”,指凶残的野兽。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乱臣贼子比作猛兽,写出它们肆无忌惮地在京城肆意横行的情状。同时,也暗示了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昏庸。“大地鬼神恫”,则是对这种混乱局面的深刻描绘和强烈谴责。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京城的混乱局面,又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局面的愤慨之情。
颈联“火浣龙衣在,云栖藻井空”,继续展开对京城长安的描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京城繁华景象的失望与悲哀。火浣龙衣象征着华丽的服饰,而“云栖藻井”则是指精美的建筑与装饰。当华丽的服饰与精致的建筑都不复存在时,诗人感到了深深的失落。这一联不仅写出了京城的衰败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与不安。
尾联“徒闻饬原庙,月出上皇宫”,是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叹息。虽然朝廷已经下令整顿原庙,但是月明星稀的夜空下,上皇宫依然灯火通明,一派繁忙的景象。这一联既写出了朝廷表面的忙碌与繁荣,又暗指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无能。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长安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与不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与夸张手法,将京城的繁华与衰败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歌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与社会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深切关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