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声只在暝云边,寻到庵灯尚渺然。
净业总忘蜗角世,息心还礼辟支禅。
矗烟髣是千人石,写漏知从几叶莲。
但使尘劳清此烦,何须更度斧柯年。
【注释】烂柯山: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烂柯:传说中晋人王质伐树而归,发现斧柄为木,树皮已化为灰烬。莲圣庵:在烂柯山南麓。年字:佛教用语,指修行的年岁,即成佛的时间。暝云:黄昏时分的云雾。蜗角:蜗牛之角,比喻微小的事物。息心:停止杂念。辟支:梵文音译,指禅定。矗烟髣是千人石: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千万人站立。写漏:佛教语,指书写或记录。几叶莲:几片莲花,象征清净的心地。度斧柯年:渡过了人生的苦难。
【赏析】这是一首游山宿寺的七绝诗。全诗意境清幽、淡泊,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感情。
首句“棋声只在暝云边”,以围棋声来渲染山中的静寂,营造了一种幽雅的氛围,也表明诗人已经来到山中。次句“寻到庵灯尚渺然”,则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地——烂柯山中的莲圣庵。这两句对仗工稳,用词准确,将诗人对烂柯山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四句“净业总忘蜗角世,息心还礼辟支禅”,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禅宗思想的愿望。诗人认为,只要心灵纯净,忘却世事,就能达到佛门境界。这种思想与佛教教义相吻合。同时,诗人还希望人们能通过修炼禅定,摆脱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
五、六句“矗烟髣是千人石,写漏知从几叶莲”,则描绘了烂柯山的美丽景色和佛教的修行理念。诗人认为,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千万人站立;而莲花则象征着清净的心地。这两种意象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这也是对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的生动体现。
尾联“但使尘劳清此烦,何须更度斧柯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修行无期的深刻认识。他主张人们应该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也不要过分担心未来的苦难。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念相吻合,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这首七绝诗通过对烂柯山的描绘以及佛教思想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禅宗思想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