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林乌鹊冷无喧,永夕清辉接笑言。
石映七星趋客履,槎还八月泛公门。
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开北海樽。
拚醉自惭歌湛露,使君风谊满乾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十六夜陆廉翁公祖召饮署中赋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秋林乌鹊冷无喧,永夕清辉接笑言。
秋林乌鹊冷无喧,永夕清辉接笑言。这里的”秋林乌鹊”指的是秋天的树林中的乌鸦和喜鹊,它们因为天气寒冷而显得安静无声。”永夕清辉”指的是长夜的月光,它照亮了整个夜晚。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树林中,使鸟儿也变得安静,仿佛连声音都消失了,只有月亮静静地照耀着大地。”接笑言”表示月光与人的欢笑相映衬,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石映七星趋客履,槎还八月泛公门。
石映七星趋客履,槎还八月泛公门。这里的”石映”是指石头上的倒影映射在地面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景。”七星”可能是指天上的星星排列成某种形状,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星座或图案。”趋客履”形容客人穿着鞋子走来的样子,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活泼的感觉。”槎还”可能是指木筏或其他水上交通工具返回的情景。”泛公门”表示船只经过大门,暗示陆廉翁公祖邀请宾客到他家中饮酒。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反映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开北海樽。
霓裳近拂南州榻,桂幄高开北海樽。这里的”霓裳”指的是彩色的衣服,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个节日或仪式而穿上的。”拂”表示轻轻拂过,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南州榻”可能是指南方的床榻,也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桂幄”是指用桂花编织的帐子,象征着高贵和尊贵的地位。”北海樽”表示北海边的酒樽,也可能指某个特定的酒杯。整首诗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款待,希望客人能够享受到美好的环境和美食。
拚醉自惭歌湛露,使君风谊满乾坤。
拼醉自惭歌湛露,使君风谊满乾坤。这里的”拚醉”表示不惜醉酒,可能是因为客人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惭”意味着感到惭愧,可能是觉得自己不够尽兴或者有所欠缺。”歌湛露”表示唱出《湛露》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一首赞美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诗歌。”使君风谊满乾坤”表示使君(即陆廉翁公祖)的风度和气节遍布四方,影响深远。整首诗通过描绘客人醉酒唱歌的场景,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高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