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潭边理钓竿,葛仙坛上振孤翰。
圣朝讵有清流恨,莫遣苍生负谢安。
注释:在玉女潭边整理钓竿的葛仙坛上振笔挥毫。圣朝没有清流之恨,不要让苍生背负谢安的责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邓玄度大参(即邓玄晖)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玉女潭”和“葛仙坛”都是地名,分别位于江西吉安、浙江金华一带。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邓玄度大参的高雅品质和卓越才华。最后两句则是对邓玄度的赞誉和期许,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玉女潭边理钓竿,葛仙坛上振孤翰。
圣朝讵有清流恨,莫遣苍生负谢安。
注释:在玉女潭边整理钓竿的葛仙坛上振笔挥毫。圣朝没有清流之恨,不要让苍生背负谢安的责任。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邓玄度大参(即邓玄晖)的赞美之情。诗中的“玉女潭”和“葛仙坛”都是地名,分别位于江西吉安、浙江金华一带。诗人通过描绘这些地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邓玄度大参的高雅品质和卓越才华。最后两句则是对邓玄度的赞誉和期许,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病起种竹四首其二是明代诗人区怀瑞的一首古诗,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并附上相关的赏析: - 诗句释义: 1. 案牍销尘海:指的是官府中堆积如山的文件,尘埃遍布。 2. 此君方外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友人寄寓了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理想。 3. 树人无剪伐:比喻不刻意去修剪或改变事物自然的发展,保持其本来状态。 4. 退食伴委蛇:意指在闲暇时与朋友一起悠闲地聊天,没有拘束。 5. 密箨云中见
注释: 强起,勉强起床。何事:什么事。开轩,打开窗户。冰署,指清凉的早晨。竹日,指竹林中的阳光。翠云,指翠绿色的云朵。龙孙,指龙形的小动物。凤尾,指凤凰尾巴的形状。照藜火,指点燃藜草取暖。 赏析: 首句“强起亦何事”,表达了诗人勉强起床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或是身体不适。这句诗通过对“强起”和“何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坚韧精神。 次句“开轩冰署西”,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是庐山的一座名峰,位于江西星子县西北。山上有紫盖寺、紫盖观等古迹。此句写登山寻访,却因日上东方而未果。 译文:在紫盖山寻找旭日升起的地方,结果未能遇到。 赏析:“紫盖”指代的是庐山,而“东旭”则是指太阳从东方升起。诗人在此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丝遗憾。 注释:紫盖:庐山的一个山峰。东旭:东方初升的太阳。 紫盖洞寻东旭不值 紫盖山
【注释】 搴(qiān):拔取。蓝:一种香草,又名“泽兰”。云岊:即张云岊。堆蓝:山名,位于今河南禹县西南。 双缄:两封书信。漳水:在今河北省。葛陂:在今河南省禹县南。龙:指龙蛇。蒲鞭:用蒲草搓成的鞭子,这里借指游手好闲的人。 【赏析】 《送张云岊入堆篮》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首联写张云岊入山采香,自己则留在山下作赋吟咏;颔联写二人相遇的情景,互表心意;颈联写两人的友情深厚
【注释】 ①蓝:指山洞。洞在蓝山上,故称蓝洞。 ②上岩:山崖。幽:深邃,幽深。 ③“云烟”句:指洞内的云雾缭绕,石壁上生长着千年古藓,显得秋意浓重。象:传说中能通晓佛法的圣物。 ④迹:痕迹。龙、象:传说是龙王、象神留下的踪迹。 ⑤圣贤:指孔子、老子等古代圣贤的遗像和遗迹。 ⑥石乳:钟乳石。花迸:钟乳石因水流侵蚀而裂开成花状。 ⑦龛:石窟中的小室,这里指石窟内供奉的佛像。香:指燃烧的香炉。 ⑧积劫
【诗句释义】 瓦灯:古代的照明器具,用瓦做成。 薪穷兰麝后:指烧柴时,香气四溢,如同兰麝之香。 焰劫几销沉:火焰在燃烧,几乎要消失殆尽。 得借此陶力:借这陶炉的力量。 应知不昧心:应当知道,不会迷失方向。 光舍一珠藏:光华中,一颗宝石隐藏其中。 烟袅九龙阴:烟云缭绕,犹如九条龙在阴暗处盘旋。 若并铜荷影:假如和铜荷叶的影子一起。 终怜古翠侵:终究是喜爱那被岁月侵蚀而显得苍翠欲滴的样子。 【译文】
注释: 岂有灵妃过,将无蒋诩同。 意思是:“哪里有像王羲之那样高雅的文人来欣赏这些竹子,难道就没有像蒋诩那样的高人来欣赏这些竹子吗?” 数枝湘水北,三径峡云东。 意思是:“有几枝竹子长在湘江北面,三道小径通向峡谷云雾之中。” 花事檀栾外,桐声律吕中。 意思是:“花草的事情在山野之外,桐树的声音在律吕之间。” 吟篁非仿吏,畚锸自田翁。 意思是:“吟咏竹林不是为了模仿官吏
【诗句注释】 1. 相忆报平安:相互思念,希望对方平安。 2. 何如径里看:在近旁观看。 3. 思浮金沆瀣:思念如浮在空中的金色露水。 4. 且卧碧琅玕:暂且躺卧在绿色的玉树(指竹)上。 5. 濯粉将风笑:洗涤着白粉迎接春风,好像在嘲笑。 6. 捎烟及夏寒:随风飘动,带来夏日的凉爽。 7. 预愁东海客:预先担心东海之滨的客人。 8. 点简为渔竿:简化竹简,作为钓鱼竿。 【赏析】
柴紫庵贻庸上人 擘壁久禅定,不知春草黄。 锡前断人迹,天外闻空香。 海藏真乘少,花宫历劫忙。 何能滞言义,于世作津梁。 注释: 柴紫庵:指僧人,名不详。贻庸上人:即贻庸法师,为僧号。 擘壁:指在壁上开凿,形容修行者刻苦修持。 禅定:指禅宗的静坐冥想,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 锡前:指僧人随身携带的一种金属容器,用于存放佛珠,以示清净之心。 天外:指天空之外,形容境界高远。 空香:佛教用语
登仲宣楼 历史与现实交织见证,文化与风景共融 1. 诗作背景 - 诗人史谨生平及时代背景 - 仲宣楼历史和命名由来 - 襄阳作为三国古地的历史地位 2. 诗句原文 - “石削玉阳平”:描述仲宣楼地理位置特征 - “楼簪百堞城”:描绘楼的雄伟与结构特点 - “三秋屈子地”:借用屈原故事增添文学色彩 - “十载仲宣名”:表达对王粲历史功绩敬仰 3. 译文解析 -
寿邓玄度大参 青琐曾高白下踪,每于封事答遭逢。 廿年独有流云在,不负钟陵五里松。 译文: 邓玄度先生担任大参期间,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一直很高。每当他处理国事时,都能得到皇上的赏识和重用。在他任职的二十年间,他始终如一地忠诚于国家,没有辜负钟陵的五里松。 赏析: 邓玄度先生的一生可以用“忠诚”来形容。他在朝廷中的地位一直很高,每次处理国事时,都能得到皇上的赏识。他在任职的二十年间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1. 寿邓玄度大参 注释: 祝福邓玄度担任大参的官职。 2. 南过漓湘西入秦 注释: 向南穿越漓江和湘江向西进入秦国。漓江和湘江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处交汇,这里指的是广西至湖南的一段河流。"西入秦"指的是进入中国的西部省份陕西。 3. 分符三佩玉麒麟 注释: 分发官符(指任命或授予官职),佩戴三颗玉佩(象征尊贵),骑乘的是玉麒麟
【注释】 董、贾:指东汉的董仲舒与西汉的贾谊。两汉时期,董仲舒、贾谊均被推崇为儒学大师。史骚:指《楚辞·离骚》。司马:指司马相如。两汉时期,司马迁、司马相如均以文采闻名。汉庭:指汉朝朝廷。由来:向来;自古以来。今:指今天。兼长:兼有才华。独见君:只有你(邓玄度)能见到他们的才华。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是诗人向大参邓玄度祝贺其官拜大中大夫之词
竹里时常倒绿尊,何论十日醉平原。 但冯木客来窥径,未许鲰生夜扫门。 注释:在竹林中时常倾倒美酒,何必十天沉醉于平原。只是那冯姓的客人来窥探小径,我不愿夜黑了扫除门户。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赠给邓玄度的诗。诗人在竹林中时常倾倒美酒,何必十天沉醉平原?只是那冯姓的客人来窥探小径,我不愿夜黑了扫除门户。诗人借饮酒作乐之事,委婉地表达自己对邓玄度的喜爱之情
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1. “寿邓玄度大参”:这是对人的称呼和祝福,即向邓玄度致以长寿的祝福。 2. “陆沈大隐总逃名”:陆沉是一个典故,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吾闻庖丁解牛,未尝见全牛”,意思是形容人隐居生活,不愿意被世人所知。这里表达了邓玄度选择隐居的生活方式。 3. “梦里翻疑采药行”:这句诗通过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描绘了邓玄度在梦境中仿佛还在进行他的采药工作
《寿邓玄度大参·桂丛谁道渺难攀,白鹤峰头日日还。为问淮南招隐士,何如此地八公山。》是明代诗人区怀瑞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邓玄度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展现了作者对其的敬仰之情。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桂丛谁道渺难攀, 白鹤峰头日日还。 为问淮南招隐士, 何如此地八公山。 2. 诗意解读: - 桂丛谁道渺难攀:这里的“桂丛”可能指的是桂花盛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