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江心露碧沙,铁戈西向插如麻。
重来战卒寻遗迹,拾得花镔甲到家。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抓住关键句,然后细品其妙处,体会意境特点。“水落江心露碧沙,铁戈西向插如麻”,写秋夜的江心之景。“铁戈”指刀剑等兵器,是古代军队中的武器;“西向”即向西。诗人用“水落江心露碧沙”,“西向”写江边的景象。“铁戈西向”,点明这是秋天,天气已经转凉,江边的沙地也因水位下降露出了来。“露碧沙”,写江边的景色,“露”,指露出,“碧”,指绿色,“沙”,泛指沙地。这两句写出了江边秋天的景色。“铁戈西向插如麻,”意思是说:铁制的长矛像麻似地向西边插入江中。“插”,动词,插进去的意思。这里用一“插”字形象地表现出战士们在战斗中英勇善战的情景。“铁戈”,指刀、剑、钩镰枪等军器,都是金属做的;“西向”即指向西方。这一句的意思是:铁制的武器向西方插入江中,数量众多。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战士们作战勇猛,战斗激烈。“重来战卒寻遗迹”,意思是:经过战斗后,战士们重新来到这里寻找战斗的痕迹。“重来”,重新到来。“遗迹”,即战斗留下的痕迹。这一句的意思是:战士们重新来到这里寻找战斗留下的痕迹。“拾得花镔甲到家”,意思是:找到花里胡哨(指装饰华丽)的盔甲拿回家。“花”,形容华丽。“镔甲”,指铠甲,这里指铁甲。“家”,指家中。这一句的意思是:找到华丽的盔甲拿回家。“重来”和“寻遗迹”,“拾得”和“花镔甲”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答案】
译文:
江心的水干涸了,露出了碧绿的沙洲。士兵们手持铁制的戈矛,面向西方插入江中,数量众多。经过战斗后,战士们重新来到
这里寻找战斗的痕迹。找到华丽的盔甲拿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战场画面,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首句中的“水落江心露碧沙”写景,次句
“铁戈西向插如麻”写景,第三句“重来战卒寻遗迹”写事,第四句“拾得花镔甲到家”写事,最后以“重来”和“寻遗迹”、“拾得”和“花镔甲”形成对照,突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