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花源旭日黄,拜公忙上候潮航。
情深每恨分携远,诗好不知歌咏长。
十二窝中饶浩荡,三千界外任苍茫。
消将诗律参冬律,词叠森严字字霜。

【注释】

旭日黄:指旭日初升,阳光明媚。拜公:拜谒公仆,表示敬仰。十二窝中:十二个星座。三千界外:指宇宙空间的广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答一位诗人的诗作中所写的。全诗四句,首二句写景,次二句抒情,末二句用典,以冬律对秋律,寓意深远。

前两句写景。起首两句“忆昔花源旭日黄,拜公忙上候潮航。”回忆当年花源旭日初升,诗人拜见公仆后匆忙登船等待潮汐航行。这两句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在写诗人与公仆之间的交往,但实际上却暗含着诗人与大自然、宇宙的紧密联系,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向往。

第三联写抒情。“情深每恨分袂(分别)远,诗好不知歌咏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大自然、宇宙分离的无奈和悲伤,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诗人深知,诗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永恒和不朽,而这种魅力又需要诗人不断地吟诵、歌唱才能得以体现。

末两句用典。“十二窝中饶浩荡,三千界外任苍茫。”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其中“十二窝”指的是十二星宿,而“三千界外”则是泛指广阔的宇宙空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的无限遐想和探索精神。

并进一步发挥。“消将诗律参冬律,词叠森严字字霜。”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对比冬律和秋律,寓意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风格,这种韵味和风格既不同于冬夜的寂静和深沉,也不同于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和和谐。同时,他还认为诗歌应该具有一种森严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性,每一个字都应该经过反复推敲和雕琢,以达到一种“字字如霜”的效果。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审美眼光,也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