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抗节与时违,家国飘零各未归。
给事山亭开雀省,康王茅屋易龙衣。
辱金久已羞同炼,灵豆何从得度饥。
吾道自应长守困,且栽薜荔坐渔矶。
怀洪东木谢梁也两给谏近年来坚持节操与时世不合,国家飘零各自未归。
给事山亭开雀省,康王茅屋易龙衣。
耻辱金久已羞同炼,灵豆何从度饥。
吾道自应长守困,且栽薜荔坐渔矶。
注释:
怀洪、东木:指诗人的好友和兄弟。给谏:官名,古代指谏议大夫。山亭、雀省:山亭,即山亭寺;雀省,即中书省,在今北京宣武门内。康王:指唐昭宗李晔。灵豆:指佛豆,即绿豆。薛荔:一种蔓生植物,可以攀缘。渔矶:即渔石矶,地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题郑十八著作阁》。罗隐(约公元833~909年),字昭南,自号江东生,出生于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他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著有《甲乙集》二十卷、《丙辰编》十卷等作品传世。罗隐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但他始终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这首诗是罗隐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回顾和反思,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示了罗隐的才华和抱负,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