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酌空阶坐二更,歌钟台馆寂无声。
何曾倒屣迎佳客,懒更寻诗过草亭。
海外争先谁御寇,城头分守夜徵兵。
河山僇力应豪士,云物何须碍月明。

丙申中秋

独酌空阶坐二更,歌钟台馆寂无声。

何曾倒屣迎佳客,懒更寻诗过草亭。

海外争先谁御寇,城头分守夜征兵。

河山戮力应豪士,云物何须碍月明。

注释:

  1. 丙申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2. 独酌空阶坐二更: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饮酒,直到半夜。
  3. 歌钟台馆:指有乐声的地方,可能是酒楼或者宴会场所。
  4. 何曾倒屣迎佳客:没有主动去迎接那些来拜访的朋友。
  5. 懒更寻诗过草亭:懒得再去寻觅诗歌,只想静静地坐在草亭中。
  6. 海外争先谁御寇:指海外的英雄们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力量。
  7. 城头分守夜征兵:指士兵们轮流值岗守卫城市,不分昼夜地守护着家园。
  8. 河山戮力应豪士:表示大家齐心协力保卫国家,共同对抗敌人。
  9. 云物何须碍月明:意思是说,天空中的云彩和万物都不会影响月亮的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中秋节夜晚景象和抒发诗人情感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自一人在空无一人的台阶上饮酒,以及没有主动去迎接那些来拜访的朋友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孤独、清冷的心情。而当他懒于寻诗,只想静静地坐在草亭中时,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此外,诗中提到“海外争先谁御寇,城头分守夜征兵”,既体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安宁的深深关怀。最后一句“云物何须碍月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又反映了社会背景和时代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