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将身世等虚舟,总是闲人也白头。
骚客夜吟惊叶落,美人秋倦为花愁。
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未将身世等虚舟,总是闲人也白头。
骚客夜吟惊叶落,美人秋倦为花愁。
注释:
1、未将身世等虚舟:比喻自己不把命运当回事,就像在虚空中的小舟一样飘浮不定。
2、总:总是。
3、骚客:指诗人。
4、美人:指女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景色中度过时光,感慨自己的生命如虚舟般飘泊不定。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以及美丽的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未将身世等虚舟,总是闲人也白头。
骚客夜吟惊叶落,美人秋倦为花愁。
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未将身世等虚舟,总是闲人也白头。
骚客夜吟惊叶落,美人秋倦为花愁。
注释:
1、未将身世等虚舟:比喻自己不把命运当回事,就像在虚空中的小舟一样飘浮不定。
2、总:总是。
3、骚客:指诗人。
4、美人:指女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景色中度过时光,感慨自己的生命如虚舟般飘泊不定。同时,他也感受到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以及美丽的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少入桐乡爱,生还梓里珍。 - “少入桐乡”指的是陆游年少时曾到过桐乡这个地方,“入”是动词,表示进入;“桐乡”是地名,指现在的浙江桐乡。这里的“爱”表达了一种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 “生还梓里”是指陆游回到故乡,即现在的绍兴市。“梓里”是故乡的意思。这句诗表明,即使陆游在外有成就,他依然心系家乡,珍视自己的根。 不堪犹避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注释:既望:即十五日,农历每月十五。舟发:乘船出发。北新关: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城北。 赏析:首句“既望”点出是五月十五,诗人在北新关乘船出发。次句写行船途中所见,还未到达目的地。 五月既望舟发北新关行未二十里遂夜泊岸问之犹余杭境也 译文:五月十五日乘船从北新关出发,行了不到二十里的路程便停靠下来,询问当地人,他们告诉我这里还是杭州的土地。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作内容的同时能够准确把握其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模式:首先指出诗句中的景物,然后指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等),接着点明这两句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特点及表达的情感,还要指出运用的艺术效果。此题中“台阁诗仙侣,云霞羽客踪”一句,用典,“诗仙”指李白;“云霞羽客踪”指张果老骑驴的典故。“胜游殊未已
燕城元宵 其二 长陌绮罗缘地湿,小楼歌管咽春融。 此时见月何光霁,昨夜中天却澹胧。 灯社醵盘批鲤甲,侠游赛饮落驼峰。 南园匝夜喧如市,不逐疲癃度暖风。 注释: 1. 长陌绮罗缘地湿:长街小巷上,彩绸绣衣沾满尘土。 2. 小楼歌管咽春融:小楼房阁里,歌声管乐与春天融化的景色交融在一起。 3. 此时见月何光霁:此刻见到月亮,为何如此明亮清澈。 4. 昨夜中天却澹胧:昨晚月亮高悬在天空中
这首诗的原文是: 扫除四壁净,寄我一身轻。 扰扰能无事,休休信有亭。 绕池行自适,听雨梦谁醒。 不见雩峰月,闲云满翠屏。 译文如下: 清扫四壁使之一尘不染,使我得以一身轻松。 忙碌中能无一事可做,悠闲中我深信有一座亭子。 环绕池边行走自在惬意,听着雨声入梦谁会醒来? 没有看见雩峰上明月,只看到满眼的白云飘散在翠绿的屏风之间。 注释如下: 1. 清扫四壁:指打扫屋子、庭院等地方,使其清洁干净。
【诗词原文】 九月八日高侍御朱秋卿携酒拉王方伯暨余取道苕溪遍游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即席赋此纪怀 其一 浮碧风枝怜翠竹,道场秋朵觅金莲。 冷香泛斝难辞醉,老马寻山易着鞭。 览胜讵知邻九日,题名偶得伴诸贤。 太湖天目频招手,谁道真游不是仙。 【注释】: ①浮碧:指湖州的浮碧山,在长虹山下。②道场:这里指的是浮碧寺。③金莲:佛教中称佛为莲花所化,因此以“金莲”代指佛像。④泛斝:泛指饮酒。⑤老马
诗句释义 1. 南街灯影北街红,正月天和二月融。 - 南街灯影北街红:指的是在元宵节期间,无论是南街还是北街都亮起了灯光,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正月天和二月融:正月和二月的天气温暖,天空晴朗,没有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2. 九野不霾星历历,五云长在月胧胧。 - 九野不霾星历历:在元宵节这天,整个田野上空看不到雾霾,星星清晰可见。 - 五云长在月胧胧:夜晚的天空中飘浮着五朵云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山中无一事:形容山中的宁静。 - 清赏故相珍:表示珍惜这种清雅的观赏。 - 剥笋露苍玉:形容笋子剥出来的颜色像苍玉一样。 - 研茶飞翠尘:形容茶叶被研磨成粉末,像绿色的灰尘一样飘散。 - 时敲繁吹息:形容音乐声随着敲击乐器而消失,强调了声音的美妙和短暂。 - 酒酿百花醇:形容酒香浓郁,仿佛各种花朵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 白发谁宾主:用来形容诗人自己已经年老色衰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唐西洲都宪叙旧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同寅唐西洲都宪顾浙台叙旧 - "同寅":指的是与自己职务相同或相近的人。 - "唐西洲都宪":唐西洲(可能是一个人名)担任都宪,即高级官职。 - "顾浙台":顾浙台可能是指浙江的某个机构或地方。 - "叙旧":谈论往事或者回忆过去的事情。 2. 十年京国拜丹宸,携手曹司又几春。 - "京国"
区越的《己丑秋九日侍御张凤村北上联舟至长兴久滞风雨时凤村有上恤灾之议诗呈同寅诸君·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赏析: 1. 雨脚如麻苦不休: 雨点像细麻线一样密集而持续,形容雨势连绵不断,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2. 间于晴色又方舟: 在晴朗的天空中,雨水时而出现,就像船在水上行驶,给人一种变幻无常、时隐时现的感觉。 3. 市沽小动苕溪酌:
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一上骚坛话未休,沾毫染翰岁将周。 巫山巫峡多秋兴,杜老新诗字字愁。 注释:登上了骚坛(指文坛)话题还没有结束,蘸着笔沾着墨书写一年将近结束了。巫山巫峡有很多秋天的景色,我写了很多诗,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忧愁。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秋游时即景而作。首联点明“登骚坛”之因由,表明其意在借吟骚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颔联写自己所见所感,“多秋兴”,即多愁善感,感叹岁月流逝,年华易逝。尾联用典
【注释】原田:田间。积潦:积水成涝。稻成空:指庄稼被淹后,只剩下空荡荡的田地。老釜:久不用的锅。扬尘:炊烟上升。灶息红:炊烟袅袅升起,映红了天际。谁与:与谁?贫人:贫穷的人。独见:独自看见。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贞二年(1296)。秋日过钟海月先祠,作者在杂兴中写了这首五言律诗。原田积潦稻成空,意思是说秋天田野里积水成涝,稻谷被淹后,只剩下了空空的田亩。老釜扬尘灶息红
用韵答汤涧松 区越 一种花须百种勤,看花须念养花人。 闲门半掩东风面,九老同来正及辰。 注释: ①一种花:一种花卉,比喻一个品种的植物。 ②百种勤:多种花卉需要付出许多辛勤努力。 ③看花须念养花人:观看花朵时,应当想到那些养护花朵的人。 ④闲门半掩东风面:门前有一扇半开的窗户,窗外是温暖的春风。 ⑤九老:九位年长的老者。 ⑥正及辰:正好是在早晨。 赏析:
秋日过钟海月先祠杂兴·其一 太白诗成泣鬼神,鲍分俊逸庾清新。 切磋斯道千年在,白首如公有几人? 注释: - 太白:李白的别称,他的诗歌成就极高。 - 泣鬼神:形容诗歌感人至深,仿佛能感动鬼神。 - 鲍分俊逸庾清新:指李白诗歌中的才华横溢和清新脱俗的风格。 - 切磋斯道千年在:意指这种文学艺术之道历经千年传承不息。 - 白首如公有几人:表达了对李白这样高才卓识之人的敬仰之情。 赏析:
注释: 浩浩的怀山势,无法回头,江边的村舍四望,没有烟雾尘埃。 可惜有几处被洪水淹没,黄色的洪水惊扰了房屋。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频的《苦雨和何雩峰遣怀》。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后两句又突然转折,写到了水灾,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心。 首句“浩浩怀山势莫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山势浩大,不可阻挡,诗人感叹其壮丽而不可回返。次句“江村四望绝烟埃”则是对前一句的深化
苦雨和何雩峰遣怀 愁闻万姓泣呼天,庐井烟沉海一连。 亦恐尧仁忧未及,九年无水祸南边。 注释: 1. 苦雨:指天气阴沉,下着连绵的大雨。 2. 和何雩峰遣怀:即“何雩”和“遣怀”,都是人名。遣怀,即抒发感慨。 3. 庐井:指农村的厕所。 4. 尧:古代圣明帝王,此处比喻皇帝。 5. 尧仁:尧帝的仁爱。 6. 忧未及:担心灾患尚未发生。 7. 九年:已过了很久。 8. 无水祸南边:没有遭受洪水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