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无尘独坐中,桂枝摇影上林东。
渐分杯茗泉花洁,即照关河雁路通。
到夜盈亏原是定,逢时观赏莫教慵。
南华一会蒙庄叟,别有心期与物同。

秋夜独坐对月成诗鉴赏

深探诗歌意境与人生哲思

  1. 诗歌原文
    广汉无尘独坐中,桂枝摇影上林东。渐分杯茗泉花洁,即照关河雁路通。到夜盈亏原是定,逢时观赏莫教慵。南华一会蒙庄叟,别有心期与物同。
    赏析:
    此诗为明未清初诗人高俨所作,全诗以秋天夜晚的景象开篇,通过描绘月下独坐的场景,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沉思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广汉无尘、桂枝摇影等,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世界。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思考,传达出对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2. 诗句注释
    (1)广汉无尘独坐中:指独自坐在空旷的地方,心境宁静如无尘埃。
    (2)桂枝摇影上林东:桂枝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影子映照在上林之中。
    (3)渐分杯茗泉花洁:逐渐品味着杯中茶水,感受到泉水和花朵的纯净。
    (4)即照关河雁路通:月亮的光芒照亮了通往黄河的道路,象征着希望与指引。
    (5)到夜盈亏原是定:到了夜晚,月亮盈亏的变化自有其规律,无需惊讶。
    (6)逢时观赏莫教慵:当遇到美景时,不要懒惰,应当去欣赏和体悟。
    (7)南华一会蒙庄叟:引用《南华经》中的一段对话,暗示自己与古人有相似之处,追求自由与超然。
    (8)别有心期与物同:有着与众不同的期望,希望与万物和谐共存。
  3. 诗歌背景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创作于明朝末年清朝初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许多文人墨客都在这一时期留下了自己的诗文作品。高俨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个人情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氛围和个人心境。
  4. 诗歌主题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诗中还隐含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向往。
  5. 文学手法分析
    (1)意象运用:诗中运用了大量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如“广汉无尘”、“桂枝摇影”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美感,还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富有深度和内涵。
    (2)对比与转折: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比和转折来强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例如,从独自静坐的孤寂转向欣赏自然美景的喜悦,再到对未来的展望,形成了一种由内而外的情感变化。这种对比和转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3)象征与隐喻: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手法。如“南华一会蒙庄叟”这一表述,既是引用《庄子》中的人物,又暗示了自己追求自由和超然的人生态度。这种象征和隐喻的使用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增强了读者的理解和感受。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诗中意象、对比、象征等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