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罗浮海上峰,当年曾此寄遗踪。
凭栏月色出沧海,攲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临幽涧洗,寄书闲背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游罗浮
忆昔罗浮海上峰,当年曾此寄遗踪。
凭栏月色出沧海,攲枕秋声入古松。
采药静临幽涧洗,寄书闲背白云封。
红尘一下拘名利,不听山间午夜钟。
注释:
-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增城西北。《史记·田叔列传》:“齐人有东郭敞者,多取庸苦而作难,不得意而去。”《汉书·张敞传》作“东郭敞”。
- 沧海:大海,也指代茫茫的海洋。
- 古松:古老的松树,这里指松树。
- 幽涧:深而僻静的山涧。
- 白云封:用白云封缄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历罗浮山的诗。诗人回忆过去曾经在此地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痕迹,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他登上山峰,俯瞰大海,看到了沧海的景色,感受到了海天一色的壮丽景象。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月光从海面上升起的景象;他侧卧在枕头旁,聆听着秋天树叶的声音。他在山间的小路上行走,采集草药,静静地面对着深而僻静的山涧,洗掉了身上的尘埃和疲劳。他还背着信纸,悠闲地背着白云封缄书信,寄给了远方的朋友。然而,世俗的生活总是让人感到束缚,名利的追求让人无法自由,所以他不愿意听山间午夜的钟声,不愿意被这种喧嚣所打扰。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大自然中的孤独和自由,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名利的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