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枯桑,游子入沛乡。
鸣驺已前导,驿吏候道旁。
凭轼缅兹土,能令心慨慷。
聿怀赤帝子,傥荡出芒砀。
际会屠狗辈,逐鹿嬴秦亡。
归来召父老,置酒乐未央。
侧想歌大风,至今犹飞扬。
【注释】
过沛:经过沛县。沛,地名。
朔风:北风。
游子:旅人。
入沛乡:到沛县。
鸣驺(zōu):古代用马鞭驱赶的车辆。
凭轼:站在车前的横木上。
缅兹土:怀念这片土地。缅,思念。
赤帝子:《史记·项羽本纪》载:楚之先祖为祝融,故称项羽为“赤帝子”。
屠狗辈:屠沽小民。
逐鹿:比喻争夺王位。语出《战国策·齐策》。
嬴秦亡:指秦朝灭亡。赢,通“嬴”,秦人的自称。
召父老:召集地方父老。
未央:未尽,不尽。这里指宴席尚未结束。
大风:指大风歌。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开元十四年(726)从长安返至彭泽时所作。诗中通过写诗人与沛县父老乡亲们的交往以及他们欢聚饮酒的情景,表现了作者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下层百姓的关心。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写事,第三联抒情,第四联叙事;前两联叙事,后两联抒情。
开头两句点明自己是从沛县经过而来。首句写秋风,次句写自己来到沛县,这两句是全诗的主干。
三、四句写诗人到达沛县以后的情形。“鸣驺”二句是说,车夫扬起马鞭,在前面开路,驿吏也在路上等候着诗人。这两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句子,由写景转入叙述。
五、六句写诗人在沛县游览的情景。他站在车子的横板上远望,感慨系之地想到沛县的土地,禁不住心潮起伏。这里的“凭轼”是说诗人身临其境,“缅兹土”则是指他对家乡的感情。
七、八句抒发诗人的情感。他想到沛县的百姓们,想起他们淳朴热情的风俗。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说:“我多么怀念那些被人们称为‘赤帝子’的百姓啊!”接着又想到,那些屠沽之徒却追逐着君王(喻指帝王),最后导致了秦王朝的覆灭。这是一层意思。
九、十句写诗人同沛县父老们的聚会。他们邀请诗人喝酒作乐,宴会上的气氛十分热烈。这是一层意思。
十一、十二句写诗人回到彭泽以后的情怀。他想象那些父老们在宴会上唱大风歌的情景,歌声仍然响彻云霄,久久回荡在空中,令人神往不已。这是诗人想象中的一幅画面。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琢,但感情真挚动人,意境高远开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