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开洞户,巨浸判鸿蒙。
山是浮邱伯,游追太史公。
听笙怀远别,挹袖昔相逢。
翘首天边望,回看紫气雄。
怀赵太史
朱明开洞户,巨浸判鸿蒙。
山是浮邱伯,游追太史公。
听笙怀远别,挹袖昔相逢。
翘首天边望,回看紫气雄。
注释:
- 朱明:古代对夏季的称谓。
- 洞户:指打开的门或窗户。
- 巨浸:大水。
- 判鸿蒙:分开天地。
- 浮邱伯:神话传说中的神仙。
- 游追太史公:指在旅行中追随着司马迁。
- 听笙:听到箫的声音。
- 挹袖:整理衣袖。
- 昔相逢:以前曾相遇。
- 翘首:抬头望着。
- 回看:回头望去。
- 紫气:祥瑞之气。
赏析:
《怀赵太史》是一首怀古抒怀之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朱明开洞户,巨浸判鸿蒙”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象。朱明,是夏季的开始,象征着生机勃勃;而开洞户、判鸿蒙则描绘了大自然的宏伟与壮阔。这里的“巨浸”,指的是广阔的水域,而“判鸿蒙”则意味着天地初开,一切都刚刚诞生。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于历史长河的感慨。
“山是浮邱伯,游追太史公”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自然的壮丽,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仰。浮邱伯,是神话中的仙人,这里用来象征历史上的伟人;而太史公,即司马迁,是汉朝著名的历史学家。诗人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他们的尊敬和怀念。
“听笙怀远别,挹袖昔相逢”则是诗人对过去与友人相遇情景的回忆。笙,是一种古老的乐器,在这里代表着音乐与和谐;而“挹袖”则暗示着整理衣物以见故人。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的相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
“翘首天边望,回看紫气雄”则将诗人的视野引向了远方。这里,“翘首”意味着仰望天空,而“回看紫气雄”则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飘荡的祥瑞之气,象征着美好的愿望与未来。这两句诗既是对现实的感叹,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