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棹东行恨转赊,江流徒自促年华。
因思戎马征随急,减却沧州几钓槎。

《舟行有感》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将和文学家戚继光在军旅生涯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击棹东行恨转赊,江流徒自促年华。

诗词原文如下:

击棹东行恨转赊,

江流徒自促年华。

因思戎马征随急,

减却沧州几钓槎。

下面是诗句的详细翻译以及赏析:

  1. 诗句解读
  • 击棹东行恨转赊:“击棹”指的是划船的动作,“东行”指向东航行,“恨转赊”表示由于长时间的航行而产生的遗憾和无奈。这里的“恨”可能指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或者是对行程漫长、未知结果的忧虑。
  • 江流徒自促年华:“江流”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促年华”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叹。这里的“促”字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1. 译文注释
  • 击棹东行恨转赊:乘船向东航行,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担忧。
  • 江流徒自促年华:江水无情地流逝,只带走了我的青春年华。
  1. 赏析
  • 情感深刻:这首诗通过描绘乘船东行的情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对青春易逝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非常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意象生动:诗中的“击棹”、“江流”等词汇都非常生动,能够让人联想到真实的场景。同时,“恨转赊”、“促年华”等词句也非常形象,能够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 主题明确: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感慨。这种主题在古代诗歌中是非常常见的,但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使得主题更加鲜明和突出。
  1. 创作背景
  • 明末清初,国家动乱,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多怀忧国忧民之心,戚继光亦是如此。他以武入政,成为一代名将,其军事才能令人叹服,而他的文才也颇受世人赞誉。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写下了许多反映时代风貌和自身感慨的作品,其中《舟行有感》就是其中之一。
  1. 名家点评
  • 根据网络上的资料,这首诗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许多学者和评论家都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明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之一。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感悟。

《舟行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间和命运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感悟。这首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是明代七言律诗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