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杂遝,语笑气从容。
鹿女衔花献,山僧煮茗供。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
览胜贪如画,谈玄悟彼宗。
题诗纪良会,红日转西峰。

【注释】

入:进入。

招提:古寺名,指佛教寺院。

昙花:佛经中的一类花朵,比喻佛法。

扑:落下。

降龙:佛教语,指从天而降的雨。

台殿:寺庙建筑的组成部分。

香朝:佛教用语,指祭祀、礼拜或拜佛等活动,也指佛教徒烧香礼拜的日子。

齐午:中午。

葭(jiā)灰:芦苇的灰,这里代指冬天。

“追陪”二句:指在寺庙中遇到许多游人,相互交往,交谈笑语,气氛融洽。

鹿女:传说中骑着白鹿的仙女。

山僧:出家人,和尚。

煮茗:用开水泡茶。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在寺庙中寂静无声地听到一只鸟鸣叫,见到两棵松树。形容环境幽静,与世隔绝。

览胜:观赏风景。

谈玄:谈论玄理,即研究佛学道理。

转西峰:太阳落山后,天空变成红色。此处借指夕阳西下。

【赏析】

这首诗是游兴化寺时作的。诗人以游兴化为题材,描绘了游兴化寺所见的景物和感受。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空灵,充满了禅味。

首联两句,写诗人进入兴化寺后的心境。“一入招提境”,说明自己进入了佛教圣地,从而“浑忘尘世踪”,完全忘记了尘世之事。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兴化寺内看到的景象。“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意思是说,昙花如雨点般飞落在僧人身上,法雨如龙一般洒落在寺庙中。这是诗人想象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颈联两句,写诗人在兴化寺内看到的环境。“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意思是说,兴化寺内的台殿虽然陈旧,但壁画却是古代的;周围的山林景色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这是对兴化寺自然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两句,写诗人在兴化寺内的活动。“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意思是说,在香朝的日子里,寺庙经常供奉佛像;而在中午的时候,则不敲钟声。这是对兴化寺日常活动的描写,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佛教仪式的观察和了解。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兴化寺的景色和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