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熏画壁光如漆,旋风吹幡海腥入。
龙姑佩马夜铃钉,飞裙织翠兰叶湿。
海童骑鱼归杳冥,鱼鬣鼓浪玻璃声。
鳞堂曲宴鼍鼓鸣,燕酣喝潮潮倒行。
玉皇无敕催行雨,渊都群蛟眠贴尾。
庙下谁歌白石郎,共贺雌龙产龙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全诗如下:
香熏画壁光如漆,旋风吹幡海腥入。
龙姑佩马夜铃钉,飞裙织翠兰叶湿。
海童骑鱼归杳冥,鱼鬣鼓浪玻璃声。
鳞堂曲宴鼍鼓鸣,燕酣喝潮潮倒行。
玉皇无敕催行雨,渊都群蛟眠贴尾。
庙下谁歌白石郎,共贺雌龙产龙子。
逐句释义:
- 香熏画壁光如漆,旋风吹幡海腥入。
- “香熏”指的是寺庙中的香烟缭绕;“画壁”指的是壁画上的彩绘;“光如漆”意味着墙壁上的画面色彩鲜艳,像涂了油漆一样明亮。这句描绘了寺庙内香烟缭绕、壁画色彩鲜艳的景象。
- 龙姑佩马夜铃钉,飞裙织翠兰叶湿。
- “龙姑”指的是庙宇中的仙女形象,这里特指那位手持马鞍的仙女;“佩马”意味着仙女骑着马;“夜铃钉”指的是仙女夜晚敲着铃铛的声音;“飞裙”指的是仙女的飘逸长裙;“织翠兰叶”指的是仙女手中拿着的翠绿兰花。这句描绘了仙女们夜晚骑马巡逻的场景,以及她们轻盈飘逸的身影。
- 海童骑鱼归杳冥,鱼鬣鼓浪玻璃声。
- “海童”指的是海边的小童;“骑鱼”意味着小童骑着鱼回到海底;“鱼鬣”指的是鱼身上的鳍状物;“鼓浪”指的是海浪拍击的声音;“玻璃声”指的是海浪拍打玻璃发出的声音。这句描绘了海边小童骑着鱼回到海底,海浪拍打玻璃发出声音的情景。
- 鳞堂曲宴鼍鼓鸣,燕酣喝潮潮倒行。
- “鳞堂”指的是鱼鳞形状的殿堂;“曲宴”指的是宴会;“鼍鼓鸣”指的是用鼍皮制成的鼓被敲响;“燕酣喝潮”指的是燕子在宴会上畅饮;“潮倒行”指的是潮汐退去,水面倒流。这句描绘了鳞堂内曲宴热闹,燕子畅饮欢庆的场景。
- 玉皇无敕催行雨,渊都群蛟眠贴尾。
- “玉皇”指的是玉皇大帝;“无敕催行雨”指的是玉皇大帝没有下令催促降雨;“渊都”指的是深潭之地;“群蛟”指的是一群蛟龙;“眠贴尾”指的是蛟龙们蜷缩身体,贴紧尾巴休息。这句描绘了玉皇大帝没有下令降雨,群蛟们在深潭中歇息的景象。
- 庙下谁歌白石郎,共贺雌龙产龙子。
- “庙下”指的是寺庙下方;“谁歌”指的是谁在唱歌;“白石郎”指的是白石郎君;“共贺”指的是共同庆祝;“雌龙产龙子”指的是雌性龙生了小龙,这是人们所期待的事情。这句描绘了寺庙下方有人歌唱,庆祝雌龙产下小龙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龙姑庙内神弦曲的演出场景,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人物和自然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将庙宇内的香烟、壁画、仙女、海童、鱼鳞堂等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通过描绘神仙、仙女、小童、大海等元素,展现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描写,又有对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和谐而美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