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入寒空静,江天一望微。
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
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
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
诗句释义与译文:
梵入寒空静 - 梵音(佛教经文的诵读声)在寒冷的天空中回荡,寂静无声。“梵”指的是佛教经文中的咒语或诵读声。
江天一望微 - 江天辽阔,视野中只有一丝微光。“江天”泛指江河之水与天空相接的景象;“一望”表示远观之意;“微”则形容光线或景象细微而难以捉摸。
生公曾说法 - 指传说中的佛陀弟子慧可,因听闻法音而生悟道之心。“生公”可能是指某个佛教高僧或其称号;“曾”表示曾经;“说法”指宣讲佛法。
开士亦皈依 - 开士(可能指修行有成之人)也皈依了佛法。“开士”是对修行者的一种尊称,表明其已修得正果;“皈依”是佛教徒对佛法的正式承诺与归依。
去鸟闻金粟 - 离去的鸟儿听到僧人口中传来的金色诵经声。“去鸟”可能指飞鸟或归巢的小鸟;“金粟”可能指僧人诵经时所念的佛号或经文。
行人折露薇 - 行走的人折下露水沾湿的草作为纪念。“行人”指旅途中的旅人;“露薇”指露水沾湿的植物,常用于象征生命短暂和珍贵。
持将同异意 - 携带着不同的见解和心意,共同欣赏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持将”意为携带或持有;“同异意”指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晚映落霞归”,意味着随着夕阳西下,美景也随之结束,但人们的心情并未因此黯淡,反而更加珍惜这份美好的时光。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佛法真谛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联以“梵入寒空静”勾勒出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颔联“生公曾说法,开士亦皈依”,则揭示了修行人内心的觉悟和坚定信仰;颈联“去鸟闻金粟,行人折露薇”,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尾联“持将同异意,晚映落霞归”,则强调了无论面对何种境遇,都能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