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枕不成寐,侧听司晨嗥。
严霜切重衾,疾风梳败蕉。
寒燠固有常,龙蛇由所遭。
集菀本非羡,白首甘蓬蒿。
【注释】伏枕:指病卧。不成寐:不能入睡。侧听司晨嗥(háo):侧耳倾听鸡鸣之声。司晨:报晓。嗥:鸟叫。切:寒气逼人。重衾(qin今称厚被):两层被子。疾风梳败蕉:大风扫过败落的茅草。寒燠(yù暖和)固有常:气候冷热变化自有其规律。龙蛇:比喻人的才能。遭:遭受,遇到。集菀(wǎn枯萎的草堆。菀:草堆)本非羡:本来不是值得羡慕的。集:聚集。白首甘蓬蒿(hāo):《诗经·卫风·伯兮》:“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我宿其尾,在彼中阿。”(《毛诗传》说“中阿”,即中高地),这里指诗人自己。蓬蒿:蓬草和蒿草,这里指杂草。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人生、抒写老迈悲凉的诗歌。前四句是写病榻上辗转难眠,听到司晨的大鸟在高唱,又感受到严霜刮肤,狂风袭身的痛苦,于是想到自己年事已高,才不如人,因而感叹道:“白头甘蓬蒿”!这四句是全诗的关键,它点明了题旨,概括地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后四句则进一步发挥,用“有常”二字,说明自然界的变化有它的规律性;“遭”,是受到的意思,“遭”在这里是动词,表示受到,遭受;“由所遭”即“遭遇到”,也就是“遭到”的意思。这几句的意思是说,人的一生,既有幸运时运亨通的日子,也有倒霉的时候,但总有一定的规律。至于个人的遭遇,更是如此。所以,诗人认为,“集菀”本是不值得羡慕的。“菀”字在此是草木茂盛的样子。这几句是对前四句的具体化、深化、扩展,进一步说明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态炎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