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围屋,三洲水绕城。
帆樯树杪出,楼榭镜中明。
古桂含霜色,长松隐浪声。
尘机尽寥落,堪与白鸥盟。

登高台

四面山围屋,三洲水绕城。

帆樯树杪出,楼榭镜中明。

古桂含霜色,长松隐浪声。

尘机尽寥落,堪与白鸥盟。

译文:
登上高山之巅,只见四周群山环绕着这座小屋,三片水域围绕着城墙蜿蜒而过。
船只的桅杆和旗帜在山顶的树梢间显露出来,而远处的城市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古老的桂枝散发着淡淡的霜气,而高大的松树则掩映在波浪声中显得静谧无声。
在这纷扰的世界之外,一切尘嚣都变得如此渺小,我不禁想起了那自由自在的白鸥。

注释:

  1. 四围:四周,周围。
  2. 三洲水绕城:三块陆地上的水面环绕着城市。
  3. 帆樯:船的桅杆和帆。
  4. 树杪(miǎo):树梢。
  5. 楼榭(xiè):楼阁和亭台。
  6. 镜中明:像镜子一样明亮。
  7. 古桂(guì):古老的桂花树。
  8. 长松:高大的松树。
  9. 浪声:波浪声。
  10. 尘机:世俗的烦忧和杂念。
  11. 寥落:寂寞、清冷。
  12. 白鸥:即鸥鸟,一种生活在水边和海边的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立在山中的小城景象,以及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市的开阔视野。首句“四面山围屋”形象地描绘了小城的地理特点,四面被山包围,给人一种安静、宁静的感觉。接着“三洲水绕城”则进一步强调了小城的自然美,三块水域环绕城市,使得这座城市仿佛融入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诗句“帆樯树杪出,楼榭镜中明”通过对比帆船、船只和树木在高空中的出现,以及远处城市在阳光下的明亮反射,生动地展示了小城的繁华与美丽。同时,“古桂含霜色,长松隐浪声”则通过对古老桂树和长松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使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喜爱。

最后两句“尘机尽寥落,堪与白鸥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忧的超脱与淡泊,他宁愿选择远离红尘俗世,与白鸥结伴共游于天地之间。这种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