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薄知无补,微官负读书。
梵宫金布地,歌馆玉为裾。
钲鼓三城戍,桑麻万井虚。
永怀愁绝处,孤烛夜分馀。
感怀二首
材薄知无补,微官负读书。
梵宫金布地,歌馆玉为裾。
钲鼓三城戍,桑麻万井虚。
永怀愁绝处,孤烛夜分馀。
注释:我学识浅薄,没有多少用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罢了。寺庙的殿堂铺满了金色,楼阁的屋瓦覆盖着大地,歌舞的场所用玉石装饰,华丽极了。在京城三面都有军营,而农村却荒废了,一片萧索的景象。我长久怀念那被战火摧毁的地方,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夜晚。
材薄知无补,微官负读书。
梵宫金布地,歌馆玉为裾。
钲鼓三城戍,桑麻万井虚。
永怀愁绝处,孤烛夜分馀。
感怀二首
材薄知无补,微官负读书。
梵宫金布地,歌馆玉为裾。
钲鼓三城戍,桑麻万井虚。
永怀愁绝处,孤烛夜分馀。
注释:我学识浅薄,没有多少用处,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罢了。寺庙的殿堂铺满了金色,楼阁的屋瓦覆盖着大地,歌舞的场所用玉石装饰,华丽极了。在京城三面都有军营,而农村却荒废了,一片萧索的景象。我长久怀念那被战火摧毁的地方,孤独的灯光映照着夜晚。
【注释】 晓发:清晨出发。开建:地名,在今江西上饶县。 薄:迫近,临近。归袂:指归途的衣袖。拂云汀:指云雾缭绕的江中汀洲。 主客:主人与客人。编氓户:编著户籍的平民百姓。玄纁:古代祭祀用的黑色丝带。众鸟翎:指各种羽毛。 兴:兴起,兴起之念。添:增添。喜脱:喜欢摆脱掉。簿书:文书、簿册。仍:仍然。奸蠹:奸邪蛀虫。剔:清除。残樽:空酒壶。愧:惭愧,感到内疚。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清晨离开开建
贾太傅祠 贾太傅,名谊,字彦直。洛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后汉书》记载他“有俊才博辩”,曾为曹操主簿。建安初(196-205),袁绍与曹操争夺北方霸权,贾谊以主簿身份随曹操南征,因功迁为执金吾。曹操死后,受遗诏辅政,任丞相、录尚书事,封爵西平县侯,食邑三千户。曹丕代汉后,进位相国,封魏公,加九锡。文帝时,徙封梁国,食邑六百户,加侍中,行三司事。曹芳时,改封陈留郡公
【注释】 重过封川:重游封川,即回到封川。封川: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县南。 伐竹声犹在,悬车敛暝川。伐竹:指砍伐竹子制作车轮,以备老人需要时使用。 悬车:指将车子悬挂起来,表示不再乘用。敛暝川:指天黑下来。暝:昏暗,天黑。 驿阴孤艇系,天际一人旋。驿阴:指驿站附近。 天涯:指远方。一人旋:一个人回来。 摇落嗟何及,疮痍奈未痊。摇落:草木凋零。 疮痍:创伤,比喻疾病。奈:无奈。 寒宵颇幽事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句释义: 1. 晨起梳头罢,孤舟任稳栖:早上起床洗完头后,独自一人乘坐着安稳的小船。这里“梳头”可能是比喻清晨的景象或心情;而“孤舟”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江上的情景。 2. 野蕉寒叶净,溪竹露梢低:远处的野蕉树叶因寒冷而更加清新,溪边的竹子因为露水而显得更加矮小
注释: 旧葛未全破,江船暑更登。 滩清堪数石,鱼瘦忍张罾。 老眼空眉睫,苍头讵股肱。 故园虽咫尺,山月望中升。 翻译: 旧的葛布尚未完全磨破,江船在炎热的夏天还要登上。 河滩清澈可以数到石头,鱼儿消瘦忍受着张开网捕。 年迈的眼中只有空空的眉毛和睫毛,老仆人哪里能成为我的左右臂? 故乡虽然离得很近,但在山中月亮升起时只能远望。 赏析: 首联两句写出了诗人在炎炎夏日仍要乘船出航的情景
诗句释义 - 杨子罹谗网: 此句意指诗人(杨子)遭受到了谗言的困扰。 - 南台幸有公: 幸有指的是幸好还有这样的人,这里特指的是大参(官职名),即杨志仁担任的南宁知府。 - 抗章申救力: 抗章是指上奏或提出抗议,申救表示为某事请求帮助或保护。这里的“救”可能指营救被诬陷的人。 - 腐竖拙谋空: 腐竖指的是无能之人,拙谋则意味着没有成功的计谋,空表示徒劳无功。 - 樽酒昆崙北: 樽酒指的是美酒
【注释】: 倦:劳累。 借:依靠。 跻攀:攀登。 俯复兴:俯瞰而返归。 太虚:佛教语,指宇宙或虚空。 扪:触。 黄道:古代以二十八星宿中的黄道星作为四季的标志,这里泛指天体运行的轨道。 趿云登:意谓脚踏云而行。 禅定:禅宗修习的专称。灯:佛前供灯,亦为僧俗施舍的施食之属。 誊:抄写。 戒心操己切:戒心,即佛教戒律之心;操,持守。己切,自己要严格把持。行者:僧人。恐卢能
【解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黄州时。首联写自己因事获罪,而“公”却能善事,使诗人感到意外。“旧闻”句,是说以前听说你善于侍奉,近日却大相乖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颔联写自己虽已年老体衰,但精神尚好,高枕而卧。颈联写自己虽然困倦,但并不懒于下楼迎客。末联写自己喜欢在亭子中静坐,享受山中的宁静,真成了隐居之斋。 【答案】 译文: 从前听说你很会招待客人,近来你却不那样了。 我虽然疲倦
注释: 客人驱车长途跋涉,登上船就像回到了家。 静坐不动,穿着袜子,安睡做梦,思绪飘荡,难以尽述。 藤蔓竹子,临清流的沙石,白鹭群集其中。 心中的忧愁难以尽述,才疏学浅,感到自愧不已。 赏析: 这是袁河舟中二首的第一首,描绘了一个久经奔波、疲惫不堪的人,登舟后如回家般安逸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登舟后的种种感受,表达了他对旅途劳顿的无奈和对家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 别瓮收江色,君哉古庙边。 乾坤疑有外,宾从觉无前。 帝业丹书隘,民居蔀屋连。 九韶如眼在,今古本同天。 【译文】 我收起了这瓮中的江水,您啊就在那古庙的旁边。 天地似乎与外界隔绝,您的宾客们觉得他们并不比前人逊色。 帝王的事业用丹书记载,但百姓的生活却与那些被剥削的民众相似。 《九韶》的乐章就像眼睛一样明亮,今天和古代都是上天所赐之物。 【注释】 1. 别瓮收江色
【注释】 遣闷:排遣心中的郁闷。 我今真隐吏:我如今真是一个真正隐居的官吏。 聊可告人云:姑且可以向别人说一说。 饵药袪炎瘴:服了药物可以驱除暑热的病瘴。 观书远世纷:看书可以远离世俗的纷争。 草庭卑可住,山鸟远堪闻:在草堂上低矮处可以居住,山里的鸟儿远远地可以听到。 之子如相访,推窗啸白云:你如果来拜访,我就推开窗户吹响长笛迎接你。 【赏析】 《遣闷》是一首七言律诗,写诗人隐居山林,清苦自守
注释: 1. 落月下春苑,啼鸟别花曹。无端凑与离怨,难咽割肠刀。玉貌雪肤何处,只剩无情有恨,隐隐怕逢挑。 2. 空态忽沾臆,暗影自栖膏。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离别时的情景。上片写景,落月下春苑,啼鸟别花曹,无端凑与离怨,难咽割肠刀。下片写人,玉貌雪肤何处,只剩无情有恨,隐隐怕逢挑。全词通过描写景物和人物,表达了作者离别时的伤感和无奈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 【答案】 ①过锦石:经过锦绣的石头。②因赋:于是写下这首诗。③怪石嶙峋刺碧空:奇形怪状的石头参差不齐地高高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④东流砥柱仗洪功:黄河从这里东流,是依靠这些砥柱作为中流的支撑
【注释】 天意知何极:上天的旨意,究竟有多远?何极:尽头。 疮痍:创伤,指战争造成的破坏。 西人方暴骨:西边的人正在暴尸荒野。西人:指西边的国家或地区。 东国尚侵边:东边的国家还在侵犯边境。东国:指东边国家。 忠谏须投窜:忠心规劝皇上,却必须流放。投窜:被贬谪、流放。 憸邪自保全:奸邪小人,自己保全自己。 顾瞻犹寸禄:看着自己的前途如同微不足道的俸禄一样渺茫。 长使百忧煎:长期让自己忧虑不已
独坐有怀董子仁苏文简自笑南迁客,幽怀与物同。 碧梧深院月,苍筱古坛风。 道屈思求退,囊空不厌穷。 美人何处望,瓠叶万层东。 注释: - 独坐有怀:独自坐着怀念某人或某事。 - 董子仁:可能是对董子(董仲舒)的尊称,也可能是指董子仁(即董元),但在此上下文中没有具体信息。 - 苏文简:可能是对苏东坡(苏轼)的尊称,也可能是指南朝梁代文学家沈德潜。 - 南迁客:南方迁移的客人,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
注释: 1. 浩浩乾坤大,悠悠岁月过。 - “浩浩乾坤大”:广阔无边的宇宙空间。 - “悠悠岁月过”:时间流逝,岁月漫长。 2. 西人张宴盛,北客感怀多。 - “西人张宴盛”:西方人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节日。 - “北客感怀多”:北方的人感慨和怀旧之情较多。 3. 事靡投机括,名空玷网罗。 - “事靡投机括”:事情不能通过投机取巧来解决。 - “名空玷网罗”:名声不显,被网罗进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