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踏将遍,江南疋马初。
白云山雨恶,红点岸花疏。
小邑春惟寂,清樽夜不孤。
风襜吹欲绽,久客愧为儒。
【注释】
东流:指江水向东流去。
江北踏将遍,江南疋马初:指在江北和江南各地都曾骑马游览过。
白云山雨恶,红点岸花疏:指山上的白云密布,山下的花朵稀疏。
小邑春惟寂,清樽夜不孤:指小县城里春天寂静得只有我一个人,而晚上喝着美酒也不觉孤单。
风襜吹欲绽,久客愧为儒:指微风吹拂,花儿似乎要开放了;我作为久居他乡的人,很惭愧自己还是个文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任途中所创作的。从诗中可知,诗人于公元743年(天宝二年)春,由长安赴江州(今江西九江),经过江南一带后,又折回江北,沿途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江北踏将遍,江南疋马初。”写旅途所见。“江北”二句以简洁的语言写出行程之劳顿。“徧”,遍也。“初”是刚开头的意思。“江北”与“江南”相对,表明行程之远,行役之劳。诗人在江南时也曾骑马游历,所以此处用“疋马初”来表示此次出行的艰辛。
颔联“白云山雨恶,红点岸花疏。”写旅途中的见闻。“白云山”三句写景。诗人在江南一带骑马游览时,一路上白云浓密如盖,山峰云雾缭绕,山间细雨纷纷而下,岸边红花凋落稀疏。这两句诗描写了旅途中的风雨兼程以及自然景色的凄冷萧条,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凄凉之情。“白云”、“山雨”、“岸花”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凄清、寂寞的画面。
颈联“小邑春惟寂,清樽夜不孤。”抒写作者的感怀。“小邑”句写景,“唯”字突出了景物之静寂,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情。“清樽”句抒情,借酒解愁,但酒醒之后,仍然感到孤独和寂寞。诗人以酒浇愁,但酒醒后的孤独和寂寥之感更加强烈。
尾联“风襜吹欲绽,久客愧为儒。”写作者的内心感受。“襜”即袍子,这里用作动词。“久客”句写景,“久”字表明了时间的长短,暗示诗人在江州已经居住了一段时间。“风”指春风。“开”字用拟人手法,形容花儿即将开放的样子。“久客愧为儒”五字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作为文人却长期滞留异乡的感慨。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文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寥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