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空心正齿参差,不法工倕法偃师。
我有一车三百辐,肯教轻易水心湄。

【注释】

眼:眼睛。水心湄:水边的沙洲。

参差:参差不齐,错杂。

不法工倕(chuò):不以规矩为法。工倕:指木匠的祖师鲁班、巧匠公输般。

不法:不以某种规范为准绳。

法偃师:意即不以古代著名的工匠偃师为法。偃师:春秋时郑国有名的木工,善于制造机关车,曾造木鸢飞到云霄。

我:诗人自指。

三百辐:车轮辐条三百条。这里以夸张的手法写车子的辐条多,比喻人才济济,不可轻视。

肯:岂肯。轻易:轻易地对待。

水心湄:水边沙洲。这里是说像水边的沙洲一样,任凭风吹浪打。

赏析:

“眼空心正齿参差”,这是说诗人的眼睛虽好,但心胸狭窄,思想不正派;牙齿虽然整齐,但说话不讲究分寸。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的性格,又暗寓了对当时一些有才学而行为不端的人的批评。

“不法工倕(chuò)法偃师”,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工倕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相传他制作了木鸟,能够飞到天上。偃师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巧匠,据说他造了机关车,能载人到云天之上。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历史人物作比,说明自己虽然有才华,但决不以巧技为手段,去干违背道德的事情;也暗示了作者的高尚志趣,不愿做那些只懂得玩弄机关、追求名利的人。

“我有一车三百辐”,诗人把人才喻为车辆,用车辆需要很多辐条来支撑的道理,比喻人才济济。“肯教轻易水心湄”,“水心湄”比喻人才众多的地区。意思是说这些人才不会轻易被人轻视和抛弃,他们就像水心之湄的沙洲一样,任凭风吹浪打,始终屹立在岸边。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思想感情。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人才的看法非常明确,认为人才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具有积极意义的咏叹之作,也是一首具有现实意义的讽刺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