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时和鸟语,孤标随月东西。
把酒问松是我,松能答我非兮。
【注释】
阴那:梵语“阿难”的音译,是佛经中经常引用的一种称呼。松树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贞、不屈不挠的精神。
问松是我:诗人以“松”来比拟自己。
非兮:表示否定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诗人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诗人当时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但他却仍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诗中的“松”象征着高洁坚贞的品质,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坚守信仰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的“孤标随月东西”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无法掌控的无奈和感慨。全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