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夏日如年。
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
【注释】闻报:指书信传来。书怀四首,即《与陈拾遗书》之四。遗编:即遗稿。蝇头:形容字写得小而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信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日如年”开篇,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心境。接着用“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夏日如年。
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
【注释】闻报:指书信传来。书怀四首,即《与陈拾遗书》之四。遗编:即遗稿。蝇头:形容字写得小而多。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信中的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尘世繁劳不上肩,山中长日如年”开篇,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寄情山水的心境。接着用“千秋未了遗编在,且喜蝇头也会看”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诗一: 南州高士出皇都,阴雨三旬汇若湖。 一旦铨郎辞墨绶,满朝台谏伏青蒲。 注释:南州高士,指徐明衡;皇都,指南京;阴雨三十日,形容时间久长;汇若湖,指的是杭州西湖。 赏析:首句写徐明衡作为南州的高士被选拔至皇都,暗示他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地位。第二句描绘了一个长时间的阴雨天,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环境的艰苦。第三句表达了徐明衡离开官场后,满朝官员都对他表示敬意和羡慕。第四句则是对徐明衡的赞扬
注释:三月的黄河汾水两岸风光秀丽,我行走在通往献王家的道路上。清江上空有云朵守护,龙眠山安然无恙;碧汉天空风高气爽,雁群斜飞成行。道路崎岖忘记辛劳,因日食而感到疲惫;尘襟忽然变得清新,闻到了春天的气息。光辉仪态不能让人隔绝,柳树轻拂着青枝,梅花绽放着芬芳。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前往献王家的路上所见到的美丽景色和感受到的美好心情。诗中“三月河汾剩物华”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河水清澈
【注释】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是南宋诗人陈亮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四首,作者借“游丝”自喻,以“赘疣”、“扰”、“钩”等词,抒发自己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之情。 身外:身上。赘疣:赘生在皮肉上的瘤子。 营营:忙忙碌碌的样子。事:指世俗的名利、权位。 翻成:反而使……变成……扰:扰乱。 直肠:通体正中;比喻正直的人。硬作钩:把正直的人当作钓饵。 甘饮:乐于饮酒。 著屐(jī):穿木底的鞋。屐,音基
睿思讲罢讲何思,请更参详率性时。 膝下瞻依宁俟虑,井边怵惕那容迟。 也知研究堪穷髓,绝胜疏浮但撩皮。 只是不思原圣脉,入门争可让些儿。 注释: 1. 睿思:深远的思考,指对学问或真理的深入思考。 2. 讲何思:询问如何思考或如何对待思考。 3. 率性时:遵循本性的时候,即按照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本性去行动。 4. 膝下瞻依:形容子女或下属对父母或上级的依赖和尊敬。 5. 宁俟虑:宁愿等待思考的结果
注释:牛耳词坛,指文人聚集的词坛。孰与京,与谁相比?留连,舍不得离开。端为迟行,是为了推迟行程。几年相忆,好几年来一直思念。双鱼赤,指书信。躬逢,亲自遇到。错落奚囊,指才学出众或学问渊博的人。刚喜极,非常高兴。咨嗟嫠纬,指感叹自己年老色衰。却愁生,感到忧愁。全凭一醉浇离绪,全靠借酒浇愁来消解离别的痛苦。到东人,指东晋名士谢安。呼酒觥,请喝酒。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告别友人太宇贤藩时所作
【注释】 勿用区区叹德孤:不要因为自己德才不济而感叹孤单。 茫茫宁匪尽人夫:茫茫大海难道不是天下所有的男子吗? 试询乾父皆男也:试着问问那些父亲们,他们都是男的啊! 可道街氓不圣乎:可以这样说,街头的百姓中难道没有圣人吗? 有我一堂分肺腑:有我一家人,我们的家就像肺腑一样。 同人千圣点头颅: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也能像千千万万圣贤一样去努力、去奋斗。 阳和未到冰难解:太阳暖和了,冰雪才能融化。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的诗句和翻译: 第一句“共道榴花结子多”,意思是说人们通常认为榴花(即石榴)的果实非常多。这里,“共道”表示大家普遍的看法,而“榴花结子多”则是对这种看法的具体描述,强调了榴花果实的丰富。 第二句“百花阶下共森罗”,描述了一种景象,即在百花盛开的台阶下,各种花卉繁盛地生长。这里的“百花阶下”指的是一个花卉众多的地方,而“森罗”则意味着丰富多彩且密集。 第三句“滔滔万派归沧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如下: 吾性原从未有孩,五常百行甫成才。 太初太始须参也,一欲一为可漫哉。 身濯江流才是洁,眼迷跬步未云开。 曾观乡党十篇否,检点衣裳饮馔来。 注释: 1. 吾性原从未有孩:我的性格原本没有孩子气,即纯真无邪。 2. 五常:儒家认为的人的五种基本道德修养。 3. 百行:指人的各种行为和品德。 4. 太初太始(tài chū tài shǐ):古代哲学用语
【注释】 和:应和;天部:指天上。尼山:指泰山,因山上多石而得名。盍(hé):何不。分:区分。介:界限,界限分明。殷殷:勤苦的样子。防错:防止差错。殷殷防错常询路,战战临深为过关:殷殷地勤于防范错误,常常询问道路,在深深的水中过河,要谨慎行事。老我:指作者自己。耿耿:有心事的样子。中宵耿耿未能闲:深夜里心事重重,睡不着觉。 【赏析】 《和吕豫石天部儆学诗十首其七》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
注释:不要随便把心意当作心,才说寻找心是找不到的。 固然在一腔难以问际,虽然万备不容针。 不是凭轴在空轮饰,觅得丹来遍地金。 千古斋心颜氏子,聪明黜尽只潜沉。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修炼和悟道的深刻见解。首句"等闲莫把意为心",告诫人们不要轻易把心意当作真正的心;次句"才说寻心无可寻",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指出真正的心是无法寻找到的。第三句"固在一腔难问际",则揭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
【注释】 闻报书怀四首: 闻报,听到消息。书怀,书信。这组诗是诗人听说别人有信来,就写了一首诗表示自己的思想感情。 利锁名缰(jiān):名利的枷锁。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犹尔:这样,如此。 相抛却:彼此抛弃。 茅檐(yán):草屋。 【赏析】 《闻报书怀四首》是诗人听说别人有信来而写的诗。诗人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对名利、权势和地位的看法。 第一句写诗人听到朋友来信,心里十分高兴
【注释】: 郑重多贤辅圣君,不才自合老烟云。 儿童课罢书堂寂,种竹栽花日又曛。 译文: 郑重地辅佐圣明的君主,不才之人自然应该像烟雾一样飘散。 儿童们放学后书房里很安静,我独自在院子里栽种竹子和花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田园诗。首联两句是说作者为辅助圣明的君主而感到荣幸,同时表示自己没有才能,只能像烟雾一样随同圣君而消散,这表现出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以及无奈的心情
【注释】 钝质:迟钝的资质。科名:科举考试中的科考名次。官位:官职。总逾涯:永远越过界限。 若人:指自己。投闲地:寄居在闲散的地方。费夕郎夜草辞:费尽了晚上的精力草拟奏章。 【赏析】 这是一首自谦诗。诗人以“钝质”自谦,说自己生而愚钝,没有奇特之才,所以科举考试中总是落第,连个科名都没有得到;自己一生为官,却总被超越,仕途无望。最后两句,诗人说如果别人能够投到空闲之处,那么即使自己再怎么努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新竹》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偶因月上横疏影,不为霜来发劲枝。 注释:偶尔因为月亮的照耀,竹叶上投下斜斜的影子;不是为了寒霜的到来而使树枝变得坚硬有力。 赏析:竹子生长在春天和夏天,冬天时已经枯萎了。这里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竹叶刚刚冒出,嫩绿欲滴,被月光映照得十分美丽。同时,“不为”一词表达了竹子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本性和生长习性。
【注释】万里:一作“万里”。都门:京城的城门。春复春:春天一年又一年地到来。雕梁:彩绘的屋梁。燕垒:燕子筑巢。相讶:相互惊讶。不是燕人:指诗人自己,不是普通的燕人。晋人:即南朝宋时著名诗人谢灵运,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孙,出身于士族。 【赏析】这是一首咏燕诗。上片写梁燕在春天重来旧巢;下片写诗人与燕共语,自认是晋人而非一般的燕人。全诗以“春”为贯串线索
【注释】 梁燕:指燕子。回廊:古代建筑中曲折环绕的走廊。主人:诗人自喻。何事:为什么。鬓成霜:指头发白了。 【赏析】 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年年作客客华堂”,写诗人常年客居他乡。“作客”指游宦在外。“华堂”,华丽的厅堂,这里代指京城。这两句是说诗人一年到头,身在异地,不能归家。 后两句“归燕殷勤话暖凉”是说春天时归巢的燕子,依然像往年一样来问候这位远在他乡的客人。“殷勤”,“情意深厚”